宿寒散沈晦,野阔天微旸。
纯任辞约束,稚念归至良。
菜花(cài huā)的意思:形容头发稀疏、稀疏无力的样子。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观化(guān huà)的意思:将事物观察得非常深入,使其变得非常明显或具体。
客中(kè zhōng)的意思:指在他人的地盘上,客人应当遵守主人的规矩。
劳劳(láo láo)的意思:劳累、辛苦。
俚歌(lǐ gē)的意思:指流行于民间的歌曲,内容多以庶民生活、社会风俗、爱情等为题材。
赛神(sài shén)的意思:比喻某人或某物的技艺、能力超过了一般人,堪称神级水平。
沈晦(shěn huì)的意思:指人沉默寡言,不爱说话。
生理(shēng lǐ)的意思:指人体的生命机能和生物学特性。
芴芒(wù máng)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荣昌盛的样子。
烟霭(yān ǎi)的意思:指烟气和霭气,形容景物朦胧不清。
一色(yī sè)的意思:指一种颜色或一种品质完全一致。
娱人(yú rén)的意思:令人愉悦或娱乐的人或事物
约束(yuē shù)的意思:无法采取行动或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蒸蒸(zhēng zhēng)的意思:形容事物不断发展、兴旺,日益蓬勃的意思。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首句“宿寒散沈晦,野阔天微旸”描绘了寒气消散,天空微露晴朗之景,展现出清明时节特有的清新与明媚。接着,“蒸蒸菜花发,娱人无俗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菜花盛开,香气扑鼻,为人们带来愉悦,远离尘世的烦嚣。
“一色浮平窈,气杂烟霭黄”则进一步渲染了清明时节的景色,一片金黄色的菜花在广阔的田野上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烟霭,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宁静的画面。诗人通过“观化得新悦,生理溢芴芒”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感悟和喜悦,以及生命力量的溢出,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后半部分转而描写民间习俗,如“儿童赛神鼓,俚歌自成腔”,展现了清明时节人们欢庆祭祀的场景,孩子们敲击着鼓声,唱着俚俗的歌曲,充满童真与欢乐。诗人以“纯任辞约束,稚念归至良”赞扬了孩子们纯真善良的心灵,即使在世俗的约束下,也能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美好。
最后,“劳劳客中虑,焉能与澹忘?”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生活压力时的感慨,希望能在清明节的氛围中暂时忘却烦恼,享受这份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清明时节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们对自然、生活和内心的深刻思考。
烈士志徇名,仁人思爱日。
冯公杖节归,颇全忠孝术。
狂童昔兆乱,天常几反易。
大臣清国屯,公实预谋画。
白士为台郎,未省闻在昔。
义为轩冕重,功在钟鼎勒。
十载犹故官,念言为伊郁。
迩来升宰士,式序期日夕。
囊封却复上,告去更甫力。
官荣岂不怀,志养不遑息。
顾我废蓼莪,日念扫茔域。
公方咏南陔,肯为高官职。
绝裾旧疑温,抗疏今师密。
都门行饯君,视古无愧色。
柔甘既获奉,中外等事国。
虽是平生言,勉哉宣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