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性(běn xì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固有的、不易改变的本质和特征。
布衣(bù yī)的意思:指穿着简朴的衣服,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贫贱的身份。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词翰(cí hàn)的意思:指文章或书籍中的字词。也用来形容文笔优美、辞章华丽。
此际(cǐ jì)的意思:此时此刻;现在
凋敝(diāo bì)的意思:形容事物衰败、衰落的状态。
非徒(fēi t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高名(gāo míng)的意思:名声很高,声誉卓著。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阖棺(hé guān)的意思:合上棺材盖子,指人死亡。
家训(jiā xùn)的意思:家庭传承下来的教诲和规范。
南冠(nán guān)的意思:指南方的帽子,比喻地位高、权力大的人。
日益(rì yì)的意思:逐渐增加或提高
山斗(shān dǒu)的意思:指山峰相互对峙,争斗不休。
筮仕(shì shì)的意思:指用卜筮的方式来选拔人才,含有选拔人才的意思。
史官(shǐ guān)的意思:指官员记录历史的职务,也指历史记载的官方文书。
训传(xùn chuán)的意思:传承和宣传正统的学问或道德观念
簪笔(zān bǐ)的意思:指插在头发上的笔。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朱云骏对元代著名文学家元好问的深切怀念之作,通过描绘元好问在历史与个人命运之间的挣扎与抉择,展现了他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刻关怀。
“古人不可及,非徒尚词翰。”开篇即表达了对元好问才华与品德的高度赞扬,不仅因其文采斐然,更在于其高尚的人格魅力。接下来,“出处有本性,此际良独难。”点明了元好问在人生选择上的艰难与矛盾,无论是出仕还是归隐,都需遵循内心的本性,但现实的复杂与个人的责任感让他难以抉择。
“高名震山斗,事定待阖棺。”赞扬了元好问在文坛上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暗示其成就将被历史铭记。然而,“筮仕兴定初,天兴列史官。”又揭示了他初入仕途时的无奈与挑战,不得不担任史官记录历史,这既是职责也是命运的安排。
“凋敝日益甚,簪笔涕汍澜。”描述了国家衰败的景象以及元好问内心的巨大痛苦,他以笔为簪,泪水如泉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哀伤。
最后,“国亡终布衣,家训传南冠。”总结了元好问最终选择保持独立人格,不随波逐流,即使国家灭亡,也坚守布衣之身,其家训则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这一句既是对元好问个人品格的赞颂,也是对其精神遗产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对元好问生平与思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在历史洪流中的独特风采和高尚情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位先贤的深切敬仰与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谢侍御喜王宇及第见贺不遇之作
寂寞柴门掩,经过柱史荣。
老夫宁有力,半子自成名。
柳映三桥发,花连上道明。
缄书到别墅,郢曲果先成。
送朱秀才归闽
荆门来几日,欲往又囊空。
远客归南越,单衣背北风。
近乡微有雪,到海渐无鸿。
努力成诗业,无谋谒至公。
留别故人
殊立本不偶,非唯今所难。
无门闲共老,尽日泣相看。
鸟畏闻鶗鴂,花惭背牡丹。
何人知此计,复议出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