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老钦阇黎以政和七年九月十七日夜圆寂趺坐如生道俗叹仰邑丞向仁叔作偈赞悼因次其韵·其一》
《老钦阇黎以政和七年九月十七日夜圆寂趺坐如生道俗叹仰邑丞向仁叔作偈赞悼因次其韵·其一》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鍊得金刚一性坚,形如枯木凝然

莫疑台岭慈灯息,薪尽何妨自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慈灯(cí dēng)的意思:指慈悲的心灵照亮他人,喻指慈悲心肠的人给予他人温暖和帮助。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金刚(jīn g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意志坚强,不易动摇。

枯木(kū mù)的意思:指干瘪、干枯的树木,比喻衰老或者失去生机。

凝然(níng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或神态静止、凝重。

薪尽(xīn jìn)的意思:薪尽意味着薪火已经燃尽,比喻资源或力量已经耗尽,无法继续支撑下去。

自传(zì zhuàn)的意思:指自己撰写的传记,用以讲述自己的生平经历和思想感悟。

鉴赏

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一位高僧圆寂后遗体保持如生状态的赞叹与悼念之情。首句“鍊得金刚一性坚”,以“金刚”象征高僧修行的坚定与不屈,强调其内心达到了金刚般坚硬的境界,体现了佛教中追求的涅槃解脱之境。次句“形如枯木尚凝然”,将高僧的遗体比作枯木,虽已逝去,但依然保持着庄严的姿态,表现了高僧生命的永恒与精神的不朽。

第三句“莫疑台岭慈灯息”,借用了佛教中的“慈灯”比喻高僧的慈悲与智慧之光,暗示即使高僧圆寂,其慈悲与智慧的光芒并未熄灭,而是如同台岭上的慈灯,永远照亮着众生的心灵之路。最后一句“薪尽何妨火自传”,以“薪”喻生命,“火”代表智慧与教诲,表达即使高僧的生命之“薪”燃尽,其智慧之“火”仍能继续传承,激励后人,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僧圆寂后遗体保持如生状态的描绘,以及对其慈悲智慧的赞美,表达了对高僧的深切怀念与敬仰,同时也传递了佛教中关于生命、智慧与传承的重要理念。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春日偶成三首·其二

雨后春逾丽,平堤涨绿波。

侵人花气酿,刺眼麦芒多。

舴艋閒蓑笠,鞦韆醉绮罗。

光阴难把玩,秀句与消磨。

(0)

次韵鲁尧卿病起·其二

一区聊寄古墙阴,灯火萧条语夜深。

强对简编聊适意,欲参佛祖问安心。

青衫有约还轻别,白发无期苦见寻。

咫尺佳时修禊事,兰亭老笔为君临。

(0)

次韵马仲元推官贺五马喜雨

甘澍随车未足贤,商霖小试涨晴川。

溶溶旧绿低蝉柳,聒聒新流响露田。

刈熟腰镰争满载,叩门乞粟不论钱。

老农岂但歌襦裤,尽道今年胜去年。

(0)

偶成呈纯父

朋友之伦在天地,何啻玄璜耦赤璋。

不聆玉人春风话,禁得铁衾秋雨床。

几人超距作貔虎,三尺弱孺思蛮强。

几回合眼在丹碧,讲谈帝伯铺皇王。

(0)

咏史.有虞氏

天生瞽瞍非无意,帝降娥皇更有心。

万点历山烟雨泪,后来化作几曾参。

(0)

和友人惠诗

万事无非理数成,吾徒但向此研精。

介鳞有分当咸若,麟凤何缘许瘦生。

愧我诗书空盗窃,喜君学易有功程。

相逢亦似非人力,十载昏花一日明。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