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愿(bēi yuàn)的意思:悲愿是指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愿望,形容人心情沉重、愿望难以实现。
补陀(bǔ tuó)的意思:指补救、弥补过失或缺陷。
垂手(chuí shǒu)的意思:放弃、失去希望或勇气
定慧(dìng huì)的意思:定慧是指人的思维定力和智慧。它强调通过冷静沉着的思考和深入的学习,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得到提升。
浮沤(fú ōu)的意思:指人物浮躁不安、没有定力,也形容事物无根基、不牢固。
孤绝(gū jué)的意思:孤独而绝望。
古镜(gǔ jìng)的意思:指古代的镜子。
观身(guān shēn)的意思:自我反省、检查自己的言行举止。
海岸(hǎi àn)的意思:指海洋的边缘地带,也比喻事物的边缘或极限。
戒定(jiè dìng)的意思:戒定是指戒除邪恶,修身养性,使内心安定和谐。
猕猴(mí hóu)的意思:指人的本性或行为像猴子一样,形容举止不端或喜欢调皮捣蛋。
亲与(qīn yǔ)的意思:亲密友好、关系密切
圣果(shèng guǒ)的意思:指高尚的品德或行为,也指具有救世救民之功德的人。
实相(shí xiàng)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本质和实际情况。
心海(xīn hǎi)的意思:心灵的海洋,指人内心深处的世界。
一一(yī yī)的意思:逐个、一个一个地;按顺序、依次。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中月(zhōng yuè)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上弦或下弦的状态,不是完全圆的月亮。
自度(zì dù)的意思:自行判断、自我评估
戒定慧(jiè dìng huì)的意思:戒定慧是佛教用语,表示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要戒除贪欲、瞋恚和痴迷,保持定力和智慧。
八万四千(bā wàn sì q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极其繁多。
- 翻译
- 在内心深处的孤独海岸,戒定慧的香气弥漫着补陀伽山。
观察自身的真实本质,达到纯净圣洁的境界,这是自我解脱众生的大悲愿。
每一个泡沫都像镜子般反映出空无,只需轻轻一伸手,触及八万四千法门。
在梦境中,能抓住水中月亮的幻象,亲自与猕猴一同见证古老的明镜。
- 注释
- 自心:内心的。
孤绝:孤独、偏远。
戒定慧:佛教中的戒律、禅定和智慧。
补陀伽:印度佛教圣地。
观身:观察自身的修行。
实相:事物的本质或真实情况。
净圣果:清净而神圣的成果。
自度:自我拯救。
大悲愿:深厚的慈悲愿望。
浮沤:水面上的泡沫。
镜本空:镜子的本质是空无。
垂手处:轻易可及的地方。
梦时:在梦中。
水中月:水中倒影的月亮,象征虚幻。
猕猴:在这里可能象征无知或凡夫。
古镜:古老的镜子,象征智慧。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观世音赞》系列中的第二首,以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和修行理念为题材。诗中描绘了观音菩萨在内心深处的修行境界,以及她对身心清净、智慧与慈悲的追求。
"自心海岸孤绝处",形象地刻画了观音菩萨内心的寂静与超然,如同独自站在心灵的荒芜海岸线上,远离尘世纷扰。"戒定慧香补陀伽",戒律、禅定和智慧的熏陶,如香烟缭绕,象征着她在修行中的不懈努力,以补陀伽(佛教圣地)为修行之地。
"观身实相净圣果",观音通过观照自身,洞察事物的真实本质,达到身心净化,这是她修行的成果。"自度众生大悲愿",表达了观音菩萨普度众生的宏大悲愿,她不仅自我解脱,更关注他人的苦难。
"一一浮沤镜本空",比喻世事如梦幻泡影,皆为空幻不实。"八万四千垂手处",形容观音菩萨无所不在,随时准备帮助众生。"梦时捉得水中月",进一步强调了空性观念,即使是梦境中的事物也是虚幻的。
最后两句"亲与猕猴观古镜",寓意观音菩萨以平等之心对待万物,连猕猴也能理解她的智慧之镜,体现了她的慈悲与智慧并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观音菩萨的修行境界和无私大爱,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慈悲与智慧的崇尚。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蔡伯玉见寄
吾邦风俗颇淳古,田里居民皆乐土。
天教我辈以笔耕,播咏声诗遍寰宇。
餋生不用服金丹,充肠自有苜蓿盘。
四时佳景足延览,清溪浩荡山高寒。
我昔别君为冷掾,五载区区食破砚。
相望南北如风枝,却喜归来复相见。
去年风尘暗不开,招我西涧同衔杯。
岩头啼鸟日催起,看云听瀑心悠哉。
只今世事已如此,碌碌微官如敝屣。
便从巢许隐终身,掬取清流洗尘耳。
呈丽水吴明府
明廷重守令,茂宰出选抡。
公家世簪绂,接踵皆良循。
丽邑虽旷僻,风俗稍朴淳。
自公下车来,息彼凋瘵民。
秉公守廉节,敷政从宽仁。
眷此垂老年,获睹化瑟新。
熙熙百里内,物象俱含春。
行看政治理,飞舄登要津。
春草轩为毗陵华以愚赋
青霭浮江郭,庭阶草色芳。
晨晖窗自绿,春雨屐生香。
弱蔓牵书带,修茎矗剑铓。
绵绵思道路,恻恻念衣裳。
结构怀东野,安舆奉北堂。
岂须三釜养,自可百忧忘。
地近延陵邑,门旌孝子乡。
殷勤张太史,为播五云章。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