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江进之·其七》
《哭江进之·其七》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节节来余梦,溪云湖柳边。

浪仙神尚瘦,米芾鬼犹颠。

花国题品珠宫任纂编。

时出谐史,一笑谑诸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花国(huā guó)的意思:指奢侈浪费、不节俭的国家或地方。

节节(jié jié)的意思:逐步、逐渐地。

浪仙(làng xiān)的意思:形容人生活放浪不羁,不安分守己。

时出(shí chū)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在特定的时候出现或发生。

题品(tí pǐn)的意思:指对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进行评价、赞赏、鉴赏。

笑谑(xiào xuè)的意思:嘲笑和讥讽。

诸天(zhū tiān)的意思:指各种天空、天堂、天国等。

珠宫(zhū gōng)的意思:指华丽、豪华的宫殿或居所。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宏道所作的《哭江进之(其七)》。诗中以哀悼逝者的情感为主线,通过描绘梦境与现实交织的场景,以及对逝者的追忆,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悲痛之情。

首句“节节来余梦”,以“节节”形容梦境的连贯与不断,暗示逝者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逝者的存在。接着,“溪云湖柳边”描绘了梦境中的自然景色,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浪仙神尚瘦,米芾鬼犹颠”两句运用典故,将逝者与两位历史上的艺术大师相提并论,表达了对逝者才华与个性的赞美。浪仙(即黄庭坚)以瘦骨嶙峋的形象著称,而米芾则以其狂放不羁的性格为人所知,这里用“瘦”和“颠”来形容逝者的精神风貌,既是对逝者个性的肯定,也是对其艺术成就的赞誉。

“花国恣题品,珠宫任纂编”进一步展示了逝者在艺术领域的卓越贡献。花国象征着艺术的殿堂,珠宫则是珍贵的艺术作品集。这两句意味着逝者的作品丰富多样,且在艺术领域有着极高的评价和地位。

最后,“闲时出谐史,一笑谑诸天”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生前轻松幽默性格的怀念。在闲暇之时,逝者能够讲述有趣的故事,甚至以笑谑的方式与诸神交流,这种生活态度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体现了逝者的人格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深情地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逝者艺术成就和人格魅力的高度认可。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沁园春

记得爷爷,说与奴奴,陈郎俊哉。

笑世人无眼,老夫得法,官人易聘,国土难媒。

印信乘龙,夤绿叶凤,选似扬鞭选得来。

果然是,西雍人物,京样官坯。郑郎上马三杯。

莫把离愁恼别怀。

那孤灯只砚,郎君珍重,离愁别恨,奴自推排。

白发夫妻,青衫事业,两句微吟当折梅。

彦章去,早归则个,免待相催。

(0)

西江月

风动一轩花竹,琅玕青锦薰笼。怜才自是宋墙东。

更识琴心挑弄。暮雨乍收寒浅,朝云又起春浓。

冰肌玉骨信俱融。不比巫山闲梦。

(0)

拜诏

紫阳山下闻皇牒,地藏阶前拜诏书。

乍脱绿袍山色翠,新披紫绶佩金鱼。

(0)

病戒

忧身如忧国,畏病如畏乱。

此身虽幸健,敢作无事看。

祸福在呼吸,恐惧兼寝饭。

人所忽不省,我思尝熟烂。

夜卧不安席,晨起宁待旦。

虽云亲药石,得失每参半。

人情喜一快,往往触剽悍。

收功宁使迟,覆败不可玩。

(0)

对酒

医从和扁来,未著却老方。

吾晚乃得之,莫如曲糵良。

一杯脸生春,况复累十觞。

坐令桃花红,换尽霜叶黄。

看镜喜欲舞,追还少年狂。

但恨宝钗楼,胡沙隔咸阳。

芳华虽无恙,万里遥相望。

感叹径投枕,悲欢两茫茫。

(0)

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对月

去年看月筹边楼,云罅微光如玉钩。

主人不乐客叹息,清歌空送黄金舟。

今年看月三叉市,纤云不作良霄祟。

素娥命驾洗客愁,我亦倾杯邀共醉。

风露万里方渺然,冰轮无辙行碧天。

盈盈耿耿意无尽,月不忍落人忘眠。

一言欲报广寒殿,茅檐华屋均相见。

明年万事不足论,但愿月满人常健。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