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肥争影瘦,吟苦觉诗酸。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种植梅花的细腻观察与感受。首联“出林生内热,移树就新寒”以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梅花从林中移植到新环境时,既感受到内心的热烈情感,又适应了新的寒冷气候,展现了梅花坚韧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颔联“夜坐当三五,朝眠过一竿”则通过时间的对比,描绘了诗人夜晚静坐赏月,清晨醒来时阳光已过了一竿,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节奏。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颈联“雨肥争影瘦,吟苦觉诗酸”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雨中的梅花在争夺阳光下的影子显得更加瘦弱,而诗人在吟咏梅花时感到痛苦,仿佛诗句也带上了酸涩的味道。这一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命运的同情以及创作过程中的内心体验。
尾联“即此忘饥得,应同井李看”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收束全诗。诗人表示,通过与梅花的相处,他忘记了生活的琐碎烦恼,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如同井边的李树一样,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不仅是对梅花精神的赞美,也是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的体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种植梅花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以及对生活态度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月晦甲子雨至九月二日怀同来二僧及两子
今年夏潦甚,秋暑亦云剧。
豳霜届授衣,垢汗著单浴。
园渴困力灌,井竭疲远汲。
甲子似宜晴,一雨竟三日。
□□□□僧,溪涨渡欲隔。
颇复念幼子,饼蔬谁与摘。
此地非我家,暂到犹是客。
归舟可上滩,深湍没巨石。
赀费殊未办,褐粟阙补籴。
空庭无来人,爬痒看檐滴。
赠郭澹溪
赫日烧空暍欲死,诗来如向雪中看。
古罍出土铜声尽,明月浮空贝影寒。
江海岂无鸥作社,头颅安得鹖为冠。
会须弃置人间事,同向秋风觅钓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