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方贡士挽诗》
《方贡士挽诗》全文
明 / 周瑛   形式: 古风

城东桃李花,见者皆停鞍。

谁念东风恶,吹折青琅玕

琅玕岂不佳不能成好颜。

写哀寄丝桐付与雍门弹。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不佳(bù jiā)的意思:不好,不理想

成好(chéng hǎo)的意思:成为好人或变得好的意思。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付与(fù yǔ)的意思:将某种权力、责任、任务等交给他人。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青琅(qīng láng)的意思:指宝石、玉石的美丽光泽。

丝桐(sī tóng)的意思:比喻言辞婉丽动人,音乐优美动听。

桃李(táo lǐ)的意思:指学生或后辈,也泛指学问、才能等。

雍门(yōng mén)的意思:指受到尊敬的门户或家族。

青琅玕(qīng 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物品珍贵、华丽。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周瑛的《方贡士挽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城东桃花李花盛开的场景,行人纷纷驻足欣赏。然而,诗人笔锋一转,感叹即使美景如青琅玕(美玉)般美好,也经不起东风的摧残,被无情地吹落。这寓言式地表达了对逝者(方贡士)才华横溢却遭不幸命运的惋惜。最后,诗人通过“写哀寄丝桐,付与雍门弹”这一细节,将内心的哀思寄托于音乐,希望琴声能传达哀悼之情,如同古代的雍门传奏哀曲一般,感人至深。整首诗情感深沉,借物抒怀,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周瑛
朝代:明

(1430—1518)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猜你喜欢

赠风鉴田生二首·其二

少年功业已无心,况复萧萧雪满簪。

蔡泽生平空自许,杜陵老去即长吟。

烟中草色孤村晚,雨后松花一径深。

正忆家山无限好,隔林何处语幽禽。

(0)

郡府公宴次太守韵二首·其一

江郊晓日迎丹诏,一札纶音四海传。

圣主九重亲制作,儒臣千里任承宣。

文章喜见隆三代,京国遥瞻尺五天。

尚忆彤廷曾锡宴,衣冠济济秩初筵。

(0)

谢王雪舟惠楮衾

楮生家住剡溪濆,每念无毡郑广文。

月夜久谙尘榻冷,春风今向雪舟分。

玉堂天上无清梦,茅屋山中有白云。

见说梅花消息近,好将心事问东君。

(0)

次前韵寄长沙李叔南

孤舟一别李徵士,饱听三湘歌竹枝。

太白莫空尊里月,还丹难黑镜中丝。

素王礼殿崇新构,赤帝行宫有旧祠。

想见登临足佳制,綵毫日日写幽思。

(0)

读磨崖碑

昔年髫稚颇好奇,先达示我磨崖碑。

是时未识六书故,岂知中有千古悲。

蹉跎尘世逾半百,镜中白发看成丝。

朅来薄宦向南纪,叶舟夜泊清湘湄。

道傍巨石屹千尺,舟人指此为浯溪。

呼儿篝火径登岸,草树蒙密无旁蹊。

回舟终夜四五起,仰视清汉听晨鸡。

迟明攀援陟巘崿,石磴仄足难阶梯。

平生两目久昏眊,大字盈尺无由窥。

粤从少小偶诵亿,口占梦想心追惟。

乃知天宝全盛日,宴安酖毒钟菑危。

华清十月车马集,渔阳一夕烟尘飞。

马嵬仓皇六军发,灵武偪侧千官随。

俯从人望计良是,不禀君命礼则非。

三纲蚤失开国日,万事宁论叔世时。

翠华东还果天意,白首西内非人为。

阉竖竟一窃国柄,牝鸡几再鸣宫闱。

向非奸党自鱼肉,祸患正恐无时衰。

中兴功名属李郭,致治政绩惭皋夔。

藩镇侵寻事倔强,朝廷姑息惟羁縻。

唐家由此讫不振,百年祸乱基于斯。

迩来涉世六百载,当时旧物无一遗。

高崖峭壁亦消泐,大字深刻生瘢胝。

古今几人此游历,赋咏往往兴叹咨。

豫章歌诗明大义,庐陵作赋推事机。

人情天理两曲尽,嗟我欲诗难措辞。

江风东来饱帆腹,舟人告我行路迟。

摄衣登舟亟就枕,回首百里浮烟霏。

古来变故亦何限,贻厥事业须良规。

周宣一去不可作,三复常武车攻诗。

(0)

次平仲酬唐宗鲁侍郎韵二首·其一

粉署凝香画省中,归来一笑大江空。

客星躔度连卿月,王国衣冠盛士风。

玉帛四夷重译贡,车书一统万方同。

东华门外尘如海,尚忆天街踏软红。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