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子归故隐,兹焉毕其身。
吾意久规往,当从君问津。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动微(dòng wēi)的意思:微小的动作或变化。
迩来(ěr lái)的意思:指近来、最近的一段时间
飞烟(fēi yān)的意思:形容火势猛烈,烟雾弥漫。
峰顶(fēng dǐng)的意思:指山峰的顶部,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最高点或最高水平。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虎溪(hǔ xī)的意思:指勇猛的虎。比喻人勇猛有力,气概威武。
可望(kě wàng)的意思:有希望实现的愿望或期待。
可亲(kě qīn)的意思:容易亲近、和善可亲
空中(kōng zhōng)的意思:形容虚构的事物,没有实际基础。
炉峰(lú fēng)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炉火般燃烧的景象。也用于比喻气势雄伟、威严壮观的场面。
庐山(lú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高度或者重要性。
论世(lùn shì)的意思: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后以“论世”指研究时世。 汉 东方朔 《七谏·谬谏》:“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 元 柳贯 《故相东平忠献王挽歌词》:“记功宜显显,论世匪区区。” 鲁迅 《<且介亭杂文>序言》:“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
梦寐(mèng mèi)的意思:梦寐是指在梦中或者在睡眠中的时候都在想着某个人或者某个事情。
乃其(nǎi qí)的意思:表示推测或判断某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染衣(rǎn yī)的意思:染衣是指衣服被染上颜色,比喻受到坏影响或沾染了不好的事物。
入梦(rù mèng)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深深地留在梦中,使人难以忘怀。
上尘(shàng chén)的意思:指人的身份、地位或名誉受到了损害或降低。
师友(shī yǒu)的意思:指教导自己学问或事业上的人,也可以指朋友中的导师。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夙因(sù yīn)的意思:夙因是一个汉语成语,指的是早年的原因或早年所为的因果关系。
陶公(táo g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像陶瓷器一样光洁无瑕,无可挑剔。
问津(wèn jīn)的意思:向人请教或求助,寻求帮助或指点。
溪路(xī lù)的意思:溪路指的是小溪边的小路,比喻非常隐蔽的地方或不起眼的位置。
烟发(yān fā)的意思:指火势猛烈,像烟火一样迅速蔓延开来。
已去(yǐ qù)的意思:已经离开或消失了
永怀(yǒng huái)的意思:长久怀念、永远怀念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程俱所作的《送崔闲归庐山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以送别友人归隐庐山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庐山美景的向往。
首句“论世得师友,陶公乃其人”,点明了友人崔闲与古代诗人陶渊明的相似之处,暗示了崔闲的高洁品格和对自然生活的追求。接着,“清游入梦寐,庐山真夙因”描绘了崔闲在庐山游玩的情景,仿佛梦境一般美好,庐山成为了他宿命中的归宿。
“迩来二十年,浪染衣上尘”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二十年的时光让友人崔闲经历了许多,但他的心灵依然保持着纯净,没有被世俗所染。接下来,“陶公已去久,歘如空中云”通过对比陶渊明的离世与友人的离去,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友人离去的不舍。
“庐山如高士,可望不可亲”将庐山比作高洁的君子,虽可仰望却难以亲近,暗含了对庐山美景的赞美和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羡慕。最后,“坐想虎溪路,闻钟动微颦”通过想象友人在庐山的生活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永怀炉峰顶,飞烟发朝曛”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归隐后的生活场景,炉峰顶上的晨光与炊烟,象征着友人宁静而充满诗意的生活。最后,“羡子归故隐,兹焉毕其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羡慕,希望有一天也能追随友人,结束尘世的奔波,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归隐庐山的描写,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