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五十八》
《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五十八》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有客反唇过古庙,驱寒目送新傩。

冠分莲叶红千浪,镜合菱花绿半窠。

褪粉翩翩蛱蝶,扬灰阵阵趁香骡。

桥头好记归时路,汤煮松风孟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反唇(fǎn chún)的意思:以言语还击,以口语反驳对方的指责或攻击。

蛱蝶(jiá dié)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或行为不切实际,空想不实际。

菱花(líng huā)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多才多艺。

孟婆(mèng pó)的意思:指忘却前世的事物,比喻人忘记过去的事情或者对过去的事情不再在意。

目送(mù sòng)的意思:目送指目光追随着目标的离去,表达了对别人离去的关注、思念或送别之情。

翩翩(piān p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飞舞的样子。

桥头(qiáo tóu)的意思:桥头是指河流或道路的起点或交汇处。在成语中,桥头常常比喻事物的开始或转折点。

驱寒(qū hán)的意思:驱赶寒冷,指用各种方法排除寒气,保暖身体。也可比喻排除困难、痛苦等不良情况。

时路(shí lù)的意思:指时机和道路,表示时机和条件成熟。

四目(sì mù)的意思:四只眼睛,形容非常警觉、细心。

送新(sòng xīn)的意思:指送给他人新的东西,表示祝福和喜庆之意。

松风(sōng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吹得很轻柔、很柔和。

阵阵(zhèn zhèn)的意思:连续不断的出现或传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文学家王夫之的作品,题为《读甘蔗生遣兴诗次韵而和之七十六首(其五十八)》。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冬日庙宇场景,展现了独特的民俗风情。

"有客反唇过古庙",开篇描绘了一个游客在古老的庙宇前与人争论,可能是在讨论庙中的习俗或信仰。"驱寒四目送新傩",通过“驱寒”和“新傩”,暗示了庙会活动驱散寒冷,人们聚在一起庆祝新年习俗。

"冠分莲叶红千浪,镜合菱花绿半窠",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人们的帽子比作红莲叶随风翻滚,镜子则像菱花绿意盎然,形象地描绘了庙会中热闹的色彩和装饰。

"褪粉翩翩惊蛱蝶,扬灰阵阵趁香骡",进一步描绘了庙会的热闹景象,蝴蝶被鲜艳的色彩吸引,香骡(可能是装饰有香料的马车)经过时扬起尘土,营造出欢快的气氛。

"桥头好记归时路,汤煮松风有孟婆",结尾处诗人以桥头作为记忆点,暗示庙会结束后人们寻找回家之路,而“汤煮松风有孟婆”则借用了传说中的孟婆汤,寓意人生如梦,庙会的欢愉转瞬即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庙会的热闹与民俗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寓含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之感。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