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山四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现代初期的诗人缪荃孙所作的《焦山四首(其二)》。诗中描绘了阮籍昔日藏书之处,山僧拾得并倍加珍惜的情景,然而这些珍贵的书籍最终因天灾人祸而散失,官府对此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诗中流露出对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的痛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化传承漠视的现象。
通过“阮公昔年置书藏,山僧掇拾犹殷勤”两句,诗人赞美了阮籍对文化的珍视与贡献,以及山僧对遗失文献的保护与珍爱。接着,“文宗万帙归劫火”,描述了书籍因灾难而散失的悲剧,表达了对文化遗产毁损的深切哀伤。“大府充耳不欲闻”,则讽刺了官方对这一文化损失的无视和冷漠态度,揭示了社会对文化价值认识的不足。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的关注,以及对当时社会文化态度的批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射蛟台怀古
汉武特雄俊,超然负大略。
身宅帝王居,旌旗四海薄。
立祠勤祷媚,岂陟礼衡霍。
浮江走浔阳,千里舳舻泊。
神怪当其前,威生相拿攫。
天子按剑怒,挽弓足霜锷。
一发惊浪恬,腥风瞥然著。
神力乃殊妙,天威非所度。
好事喜凿政,附会此台托。
石嵌附江滨,涛声天际落。
盛迹已云往,雄概独略约。
方士感宫闱,将军时绝幕。
英明替恭俭,纯美倏凋索。
登台豁俯仰,慷慨为斟酌。
高吟发长啸,蛟龙各潜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