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霜之华兮,何不妄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渝(bù yú)的意思:不变、不离不弃
不加(bù jiā)的意思:不增加;不添加
登云(dēng yún)的意思:登上云端,比喻人的志向高远,追求卓越。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二仪(èr yí)的意思:指天地的两种基本要素,即阳和阴,也可以指男女、夫妻、阴阳、天地等相对的两个方面。
二景(èr jǐng)的意思:指两件事物或现象相互照应,相得益彰,使整体更加美好。
分位(fēn wèi)的意思:指按照位置、地位、能力等不同而分别居住、工作、行动等。也可以指按照等级、身份等分别排列。
何不(hé bù)的意思:表示提出建议或劝告,意思是为什么不去做某件事情。
华发(huá fà)的意思:指头发变白,象征年老。
黄帝(huáng dì)的意思: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伟大君主,也泛指古代的帝王。
烈烈(liè liè)的意思:强烈,激烈
陵霜(líng shuāng)的意思:指初霜,秋霜初降之意。
六气(liù qì)的意思:指人的神态和气质,形容人的精神状态或风度。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陶钧(táo jūn)的意思:形容器物精美绝伦,美好无比。
五星(wǔ xīng)的意思:指五颗星星,泛指极好、高品质。
熙阳(xī yáng)的意思:形容明亮、温暖的阳光
熙熙(xī xī)的意思:形容人多、热闹的样子。
遐想(xiá xiǎng)的意思:指思绪飘忽,想象力丰富,思绪远离现实。
严秋(yán qiū)的意思:指严肃的秋天,形容气氛庄重、严肃。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尧年(yáo nián)的意思:尧年指的是一个非常久远的年代,也表示非常古老或者是很久远的时光。
忧嗟(yōu jiē)的意思:忧愁、烦恼的样子
有伦(yǒu lún)的意思:有亲属关系、有血缘关系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作品,属于《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中的第十章。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古代圣明帝王的怀念和对当前时局的忧虑。
"陵霜之华,我心忧嗟。阴之胜矣,而阳不加。"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秋天凋零的花草,感到内心的忧伤与哀叹。这里的“陵霜”指的是秋天的霜雪,“华”则是指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诗人通过这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于世道衰败、光明事业不再的感慨。
"坱轧陶钧,乃帝乃神。乃舒乃屯,烈烈严秋。" 这几句以古代圣王的德行比喻四季更替之理,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界中阴阳变化的规律。“坱轧”、“陶钧”等字词描绘出大自然的壮丽和神秘,而“乃帝乃神”则是将古代圣王与自然法则相提并论,表明诗人对这些德行的崇敬。
"熙熙阳春,职生有伦。今华发非其辰,辰属东方之仁。" 这两句继续抒写了自然界中春天的景象,同时也强调了一切生命都应顺应时节和规律而生长。而“今华发非其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事物不遵循自然规律或道德原则的哀叹。
"遐想三五,黄帝登云。尧年百馀,二仪分位。六气不渝,二景如璧,五星如珠。陵霜之华兮,何不妄敷。"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远古圣王的遐想和崇敬,同时也表达了一种理想中的自然秩序与宇宙和谐。诗人通过“三五”、“黄帝登云”等意象,将目光投向古代圣明之世,希望能够恢复那种德治下的太平盛世。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诗人对于自然法则、历史时序和道德理想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当前社会政治状况的不满,以及对古代圣王之德的怀念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