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饥不啄粟,鸿冥安可矰。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出处(chū chù)的意思:指事物的来源或起源。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鸿冥(hóng míng)的意思:鸿冥意为宏伟壮丽、辽阔深远,形容景物或事物的规模巨大、气势磅礴。也可指人的胸怀宽广、志向高远。
三牲(sān shēng)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牛、羊、猪三种牲畜的总称。
所用(suǒ yòng)的意思:所需的、所要用到的。
傥来(tǎng lái)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出现或者突然到达。
屠羊(tú yáng)的意思:屠羊是指杀害羊群,也可比喻残忍对待他人或者压榨他人。
外物(wài wù)的意思:指外表的东西或物质财富。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羊肆(yáng sì)的意思:指盗贼所设的窝点或藏身之处,也用来比喻黑暗、邪恶的地方。
早知(zǎo zhī)的意思:如果事先知道,就能避免麻烦或损失。
哲人(zhé rén)的意思:指具有深刻智慧和高尚道德的人。
重出(chóng chū)的意思:再次出现或重新露面。
- 翻译
- 智者重视的是出处,而非外界的虚荣。
凤凰饥饿也不会啄食谷粒,高飞的鸿雁又怎能被细绳所捕获。
早知自己会被屠羊的场所接纳,那些祭祀用的牛羊猪就没有意义。
得到的东西也会失去,世间不公哪里申诉?
- 注释
- 哲人:指有智慧的人。
出处:指人的本源或最初的地方。
外物:指世俗的荣誉和利益。
非所荣:不是他们追求的荣耀。
凤: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
粟:谷物,这里指食物。
鸿冥:大雁,比喻高飞的鸟。
矰:古代用来射鸟的细绳。
屠羊肆:杀羊的店铺,比喻被世俗利用的地方。
无所用:没有作用,无意义。
三牲: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
傥来:偶然得到。
傥去:偶然失去。
不平:不公平的事。
何足鸣:哪里值得申诉。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予旅怀次其韵(其四)》。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子宝东归的思念和期盼,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赞赏。
“哲人重出处,外物非所荣。” 这两句表明智者对于名誉地位看得很重,但却不以外在的物质荣耀为荣。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内在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凤饥不啄粟,鸿冥安可矣。” 凤凰不吃普通的米饭,高洁如同深不可测的云雾。这两句借助凤凰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对高洁品格的赞美。
“早知屠羊肆,无所用三牲。” 早早就知道杀羊的市场,没有地方使用那繁复的祭祀之物。这里暗示诗人对于世俗礼仪的超脱和不屑,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傥来亦傥去,不平何足鸣。”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对于那些不公正的事情,又有什么值得鸣叫呢?这两句流露出诗人面对世事变化时的超然态度和对不公的淡漠。
整首诗通过对子宝品格的赞美,以及对友情和高洁生活理想的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素问十六首·其一
昼夜雨不止,旬馀复旬馀。
垢衣裹弊絮,念已朱夏初。
逆旅何可处,出门但泥涂。
属时乏美酒,积闷无由除。
翻阅故箧中,偶得黄帝书。
维昔世未季,曰土牧田驹。
五运今未测,飘骤将焉如。
大谷十二俞,孰砭斯民瘉。
览古五首·其一
人有好与恶,造化无颇偏。
种谷匪种稗,稗实在谷先。
谓天不佑恶,细察似不然。
麟凤世罕识,蛇虎动百千。
泗水两师生,万古大圣贤。
瓢饮短命死,绝粮陈蔡间。
雍彻柄鲁政,脍肝延天年。
气运苟如此,周衰何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