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惟将俗远,兼可学心虚。
《植秀轩》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移竹之后,雨后漫步于轩中的宁静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感受,展现了自然与心灵的和谐交融。
“伏中移竹罢,雨后到轩初。”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夏日炎炎之际,移竹完毕,雨后初晴,诗人来到轩中。这里运用了季节、活动与天气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清听入窗牖,疏观映砌除。”进一步描写轩中的环境。清脆的雨声透过窗户,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给人以心灵的洗涤。疏朗的视线穿过轩窗,映照在台阶上,形成一幅静谧的画面。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轩中环境的清幽与雅致。
“宁惟将俗远,兼可学心虚。”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不仅轩中环境能够远离尘世的喧嚣,更能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学习到内心的空灵与宁静。这不仅是对外在环境的赞美,更是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设以菁莪拟,育才亦起予。”最后两句,诗人以“菁莪”(古代教育经典)为喻,表达了通过这样的环境和体验,能够激发内在的智慧与才华,如同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成长一样。这既是对个人修养的期待,也是对社会教育的一种理想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移竹后的轩中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的和谐统一,同时也蕴含着对个人修养和社会教育的深邃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上沈倅
再拜识英度,喜气觉飞浮。
神清骨秀,元是蓬莱谪仙流。
盍去冲摩霄汉,刚向平分风月,半刺岭南州。
素蕴未施展,阔步尚淹留。从此去,朝帝阙,侍宸旒。
论思献替,要须直与古人侔。
好是羽仪朝著,勒就鼎彝勋业,却伴赤松游。
曳杖太湖曲,笑傲八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