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固(běi gù)的意思:北方的堡垒
次公(cì gōng)的意思:指人行为不端正,品德不高尚。
高吟(gāo yín)的意思:高声吟诵诗文。
公礼(gōng lǐ)的意思:公共场合的礼仪规范
钩党(gōu dǎng)的意思:指投机投机倒把、以非法手段获取利益的集团或组织。
坑儒(kēng rú)的意思:指挖掘、陷害儒学者或有学问的人。
琅玕(láng gān)的意思:形容珍贵、美好的东西。
礼法(lǐ fǎ)的意思:礼貌和法律规定
南冠(nán guān)的意思:指南方的帽子,比喻地位高、权力大的人。
人影(rén yǐng)的意思:人的身影或形象
三阁(sān gé)的意思:指官员聚集在一起商议政务的场所。
狎客(xiá kè)的意思:指与人熟络、亲近的朋友。
中人(zhōng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种事物中具有一定地位、能力或影响力的人。
自伤(zì shāng)的意思:指自己给自己造成伤害或损失。
-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诗人龚鼎孳所作,题为《秦淮社集白孟新有诗纪事和韵》。诗中,诗人以次公礼法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江边宴饮的场景。"次公礼法醉全宽"暗示了在宽松的礼法氛围下,人们畅饮欢歌,忘却忧虑。"岸帜高吟一水寒"则通过江面的寒冷,烘托出聚会时的热烈与江景的寂寥对比。
"乱后江声仍北固"暗指战乱之后,江水依旧涛声依旧,北固山的雄壮象征着历史的沉淀和江山的稳固。"座中人影半南冠"描绘了聚会中既有北方人士也有南方流离之人,暗示了时代的动荡与人们的离散。
诗人接着感慨自己因政治斗争而名声大噪("自伤钩党名曾噪"),同时也对秦始皇坑儒的历史事件表示遗憾,认为那样的残酷手段并未完全结束("颇怪坑儒策未完")。"狎客冷消三阁烬"进一步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繁华不再的哀叹,"三阁"可能指的是昔日的繁华场所,如今只剩下冷清。
最后,诗人以"却留寄字满琅玕"收尾,意指虽然宴席已散,但聚会的记忆和诗文却如美玉般珍贵,长久留存。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和对文化传承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