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自画挂瓢图》
《题自画挂瓢图》全文
清 / 曾习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寘]韵

古人已厌一瓢喧,我今乃拾古所弃。

不将佛法人情,且与村居留境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将(bù jiāng)的意思:不屈服,不投降,不妥协

村居(cūn jū)的意思:指农村的居民和生活环境。

佛法(fó fǎ)的意思:佛教的教法和教义。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居留(jū liú)的意思:指在某个地方长期居住、定居。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一瓢(yī p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程度极轻。

作人(zuò ré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和行为表现。

鉴赏

此诗《题自画挂瓢图》由清代诗人曾习经创作,通过描绘一幅自画挂瓢图,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生活态度的追求与反思。

首句“古人已厌一瓢喧”,借用古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繁华世俗的厌倦。古人认为,一瓢之水足以满足生活所需,无需过多的物质追求,这反映了古人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

次句“我今乃拾古所弃”,诗人以“我”自指,表示自己在当今社会中,选择拾起古人所抛弃的简朴生活方式,即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里不仅是对古代智慧的致敬,也是对现代生活压力下寻求心灵寄托的一种回应。

后两句“不将佛法作人情,且与村居留境致”,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强调佛法并非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指导人们如何以慈悲心对待他人,以平和心态面对生活的智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与乡村生活相融合的愿望,希望在自然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挂瓢图,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寻求精神寄托和内心平静的努力。诗中蕴含着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内心和谐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

作者介绍

曾习经
朝代:清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猜你喜欢

次韵当时官长院中三绝句·其三

画舸便春涨,骄骢惜障泥。

归欤何所惬,烟柳子陵溪。

(0)

用当时韵题钓台呈诸友

钓台兀层巅,钓钩应不曲。

岂曰真钓鱼,爱此千顷渌。

战争如奕棋,光武偶赢局。

先生静观之,未肯带一束。

纷纷揔儿戏,龊龊付鄙俗。

万乘等故人,醉卧加以足。

谁能弃天真,俯仰矜执玉。

亘古才一人,卓哉理深烛。

(0)

顷为河北东路常平厅事后有便坐厅两槛植竹春时仆别栽新竹去其旧本后二十年脩干森耸遂成茂林友人郭仲思尝为本路提刑寓此廨有书因回信寄一绝

昔年官守在铜台,两槛疏篁手自栽。

劲节浓阴还在否,清风应为故人来。

(0)

题汝南县蒙溪亭二首·其一

门外行人困郁蒸,不知萧寺有溪亭。

暂铺冰簟闲伸展,一枕清风午梦醒。

(0)

偈三首·其二

灵云一见不再见,红白枝枝不着花。

叵耐钓鱼船上客,却来平地摝鱼虾。

(0)

赤眼禅师画像赞

森森禅林,公特秀出。轻世急道,不可跂及。

遗风至今,秋霜烈日。我初瞻像,再拜稽首。

一室严冷,如虎方吼。嗟余寡助,乃生公后。

忍视大法,陵夷末运。奴婢小人,利欲迫窘。

冀公一吒,脑破胆陨。呜呼公乎,再见无由。

冗攘方炽,何时云休。愿起公死,从之以游。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