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题自画挂瓢图》由清代诗人曾习经创作,通过描绘一幅自画挂瓢图,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生活态度的追求与反思。
首句“古人已厌一瓢喧”,借用古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繁华世俗的厌倦。古人认为,一瓢之水足以满足生活所需,无需过多的物质追求,这反映了古人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
次句“我今乃拾古所弃”,诗人以“我”自指,表示自己在当今社会中,选择拾起古人所抛弃的简朴生活方式,即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这里不仅是对古代智慧的致敬,也是对现代生活压力下寻求心灵寄托的一种回应。
后两句“不将佛法作人情,且与村居留境致”,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强调佛法并非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指导人们如何以慈悲心对待他人,以平和心态面对生活的智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与乡村生活相融合的愿望,希望在自然环境中找到心灵的归宿,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挂瓢图,展现了诗人对传统生活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以及在现代社会中寻求精神寄托和内心平静的努力。诗中蕴含着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亲近以及对内心和谐的追求,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用当时韵题钓台呈诸友
钓台兀层巅,钓钩应不曲。
岂曰真钓鱼,爱此千顷渌。
战争如奕棋,光武偶赢局。
先生静观之,未肯带一束。
纷纷揔儿戏,龊龊付鄙俗。
万乘等故人,醉卧加以足。
谁能弃天真,俯仰矜执玉。
亘古才一人,卓哉理深烛。
赤眼禅师画像赞
森森禅林,公特秀出。轻世急道,不可跂及。
遗风至今,秋霜烈日。我初瞻像,再拜稽首。
一室严冷,如虎方吼。嗟余寡助,乃生公后。
忍视大法,陵夷末运。奴婢小人,利欲迫窘。
冀公一吒,脑破胆陨。呜呼公乎,再见无由。
冗攘方炽,何时云休。愿起公死,从之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