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林(běi lín)的意思:北方的森林,比喻荒僻遥远的地方。
波浪(bō l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起伏不定、连续不断的状况。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画图(huà tú)的意思:用图画或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或说明事物。
回风(huí fēng)的意思:
(1).旋风。《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清 钱谦益 《宝严湾枫林》诗:“白杨萧萧响空谷,长似铃鐸悲回风。”
(2).旧时高级官员坐堂之前,手下吏役要向他报告:一切准备妥当,并无意外事故。然后吩咐升堂。这种报告,叫做“回风”。《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巡捕官回风已毕,解审牌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出堂规》:“早堂,各役回风毕,把仪门皂隶领钥开门。”
(1).旋风。《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迴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緑。” 唐 杜甫 《对雪》诗:“乱云低薄暮,急雪舞迴风。” 清 曹寅 《惠山纳凉歌》:“柳上一蝉鸣不已,柳下迴风激流水。”
(2).曲名。《洞冥记》:“帝所幸宫人名 丽娟 ,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不欲衣缨拂之,恐体痕也。每歌, 李延年 和之。于 芝生殿 唱《迴风》之曲,庭中花皆翻落。”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龙吟(lóng yín)的意思:龙吟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声音高亢、激昂,如龙吟之声。
茅堂(máo táng)的意思:茅堂指的是简陋的茅草房,用来比喻贫苦人家的住所。
飘泊(piāo bó)的意思:指没有固定住所或职业,四处流浪的状态。
秋雨(qiū yǔ)的意思:秋天的雨。
冉冉(rǎn rǎn)的意思:指事物缓慢而持续地生长或变化的样子。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夕阴(xī yīn)的意思:指太阳落山之前的晚霞,也比喻事情即将结束或走向衰落的状态。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行云(xíng yún)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如,轻松自在,毫不拖延。
雨龙(yǔ lóng)的意思:形容雨水如龙般汹涌而下。
洲渚(zhōu zhǔ)的意思:洲渚指的是江河湖泊中的小岛和浅滩,也比喻处境孤立、无助无依。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牛谅的《秋林图题赠旷伯达》描绘了一幅秋日萧瑟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回风萧萧吹北林”,以回旋的秋风渲染出北林的寂静与凄凉,展现了季节转换中的自然气息。接着,“行云冉冉生夕阴”描绘了傍晚时分,云彩缓缓移动,带来淡淡的阴霾,暗示着时光的流转。
“天寒雁去洲渚净”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大雁南飞,水边的洲渚显得格外清晰,透出一种空旷和寂寥。诗人通过“秋雨龙吟波浪深”将画面引入更深的意境,秋雨如龙吟,波浪翻滚,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音响效果。
“飘泊共怜今日兴”表达了诗人与旷伯达在这样的景色中产生共鸣,都为眼前的景象所触动,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情和对未知的向往。“画图因见古人心”则借画图引出古人的情感,暗示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慨。
最后两句“几时螺子青峰下,深结茅堂更远寻”,诗人想象自己在螺子山青峰之下,寻找一处宁静的隐居之地,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理想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秋日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以及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宿瓜洲城
瓜步城闉,烟树西津,几回往来。
尽洪涛千丈,鱼龙出没,苍颜十载,鸥鹭惊猜。
驿馆荒凉,征鞍牢落,寄语楼船且莫开。
今宵里,要江声一枕,洗涤羁怀。侵晨风定潮回。
便挂起、云帆亦快哉。
爱金山东畔,天开罨画,银山南下,地涌诗才。
冲破晴岚,拂开苍藓,欲纪兹行百尺崖。
还停笔,怕吟鞭犹带,京国尘埃。
木兰花慢
问东来何处,控吴越,壮江淮。
爱十里萦纡,水云图画,鼓吹风雷。
回头下临无地,尽朱楼迢隔倚天开。
酒旆高悬别浦,绣帘低拂长桅。疏狂常与世情乖。
胜地却须来。漫怀古长歌,后庭花落,斜日潮回。
伤心旧时明月,照凄凉亡国恨无涯。
为问水边鸥鹭,人间几梦庭槐。
酹江月
寿过彭祖,更官高一品,石崇贵富。
古往今来人世事,觉了不堪重虑。
归去渊明,乘舟范蠡,先已超升去。
真通道德,趖却死沉阴路。
云步阆苑蓬山,仙乡不夜,各有逍遥所。
过了天元无上道,千载难逢难遇。
石火光阴,浮沤生灭,飞走乌随兔。
速修性命,暗有贤圣提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