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扉(chái fēi)的意思:指家中的大门或门扉。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东邻(dōng lín)的意思:东方的邻居或邻国。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呵斥(hē chì)的意思:指严厉责备或斥责他人的言辞或行为。
嗟来(jiē lái)的意思:表示惊讶、悲叹或无奈的情感。
邻壁(lín bì)的意思:指邻居之间的关系紧密,相互帮助和支持。
麋鹿(mí lù)的意思:麋鹿是指麋鹿的形象,比喻人或事物高贵、高尚、美好。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起开(qǐ kāi)的意思:起开是一个常见的中国成语,表示让开或离开的意思。
忍受(rěn shòu)的意思:忍受委屈和气愤,不敢发声或表达出来。
日出(rì chū)的意思: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代表新的一天开始。
生事(shēng shì)的意思:指无故引起麻烦、争端或纠纷。
曙光(shǔ guāng)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第一缕阳光,也比喻事物发生变化的前兆。
悚息(sǒng xī)的意思:形容因害怕或紧张而呼吸急促。
跳浪(tiào là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像水中的浪花一样跳动或起伏不定。
帖耳(tiē ěr)的意思:形容人言听计从,完全听从别人的意见或指示。
微月(wē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刚刚出来或者快要消失的时候,形状较小的月亮。
物情(wù qíng)的意思: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物品的情感。
心知(xīn zhī)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明白、体会到的事情或道理。
夜渔(yè yú)的意思:夜晚进行渔业活动,比喻在逆境中努力工作或学习。
一饭(yī fàn)的意思:指一顿饭,表示简单的食物或者一餐饭的能力。
隐微(yǐn wēi)的意思:微小而难以察觉的,微细的,微小的
狺狺(yín yín)的意思:形容凶猛威武的样子。
昨宵(zuó xiāo)的意思:指昨天晚上,表示过去的时间。
嗟来食(jiē lái shí)的意思:指人们在穷困潦倒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吃些残羹冷炙来维持生计。
麋鹿性(mí lù xì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本性温和、柔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湖边的宁静景象和湖居人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之美。
首句“平湖寒不风”,以“平湖”为背景,点明了地点,通过“寒不风”描绘出湖面在清晨的静谧与凉意,没有风的扰动,湖面显得格外平静。接着“曙光隐微月”一句,将时间推进到黎明时分,曙光初现,月光微弱,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自起开柴扉,霜篱犬争出。”描述了湖居人清晨起床开门的情景,柴扉轻轻开启,霜篱上覆盖着一层薄霜,一只狗兴奋地冲出,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生活的日常与动物的活力。
“昨宵闻夜渔,灯火倏明灭。”转而描写前一夜的活动,夜渔者在湖面上划船,灯火忽明忽灭,既表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也暗示了劳动的艰辛与不易。
“惊尔花底眠,狺狺任呵斥。”写出了湖居人对自然界的尊重与和谐共处,即使在惊扰了花下的小动物后,也不忘温和地呵斥,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日出辨鸟声,又入东邻壁。”随着太阳升起,鸟鸣声渐渐响起,湖居人开始忙碌起来,甚至跨过东邻的墙壁,似乎在表达邻里间的互助与共享。
“心知一饭难,甘充两家役。”揭示了湖居人的生活状态,虽然生活不易,但愿意为邻居服务,体现了淳朴的人际关系与互助精神。
“跳浪非不豪,帖耳听悚息。”描述了湖中生物的生活状态,即使在跳跃的浪花中也能展现出豪迈,但面对外界的声响,它们会谨慎地倾听,表现出对环境的敏感与适应。
“老至惜物情,生事同悽恻。”表达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感慨,随着年岁的增长,更加珍惜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活中的种种经历都充满了哀愁与感动。
“君看麋鹿性,忍受嗟来食。”最后以麋鹿为例,强调了对食物的忍耐与接受,无论环境如何,都能保持生存的本能与坚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湖居人的日常生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