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门他日过,人说汉于公。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家庭(jiā tíng)的意思:家庭成员团聚在一起,和睦相处。
经纶(jīng lún)的意思:指治理国家或组织的才智和智慧。
兰玉(lán yù)的意思:形容人的品德高尚美好。
平日(píng rì)的意思:指平常、日常,表示平时的状态或行为。
人风(rén fēng)的意思:指人们的风气和态度。
山林(shān lín)的意思:指山和林木,表示山林之间的景色或山林中的生态环境。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他日(tā rì)的意思:指将来的日子,将来的某一天。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
- 翻译
- 感叹那些治国方略,山林中的隐士放弃了这些。
只剩下往日的事务,展现出古人的风范。
他的家族如同兰花玉石般美好,晚年沉浸于诗书之中。
如果有一天路过他的家门,人们会提起像汉代于公那样的贤德之人。
- 注释
- 叹息:表示感慨或遗憾。
经纶策:治国方略、谋略。
山林:指隐居的地方。
弃:放弃。
翁:老人。
独馀:只剩下。
古人风:古代贤人的品格。
兰玉:比喻高洁的品质。
家庭美:家庭品德高尚。
诗书:读书和写诗,代表学问和修养。
岁晚:晚年。
功:成就。
闾门:乡间小巷的门,借指住处。
他日:将来某一天。
汉于公:汉代的于公,以廉洁公正闻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挽刘宣义(其一)》。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古人风骨的赞美。
“叹息经纶策,山林弃此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于那些隐居山林之人的遗忘。这里的“经纶”指代历史或往事,“策”则是古代乘车所用之物,引申为过往岁月。“山林弃此翁”则形象地描绘了一位隐者在自然中淡出红尘。
“独馀平日事,全见古人风。”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过去平凡生活的怀念,以及从中领悟到古人的高尚情操。这里的“独馀”指独自徘徊,“平日事”是平凡的日常琐事,而“全见古人风”则显示出诗人通过这些琐事感受到了古人不朽的精神。
“兰玉家庭美,诗书岁晚功。”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温馨而有文化底蕴的家庭生活。其中,“兰玉”象征着纯洁高贵,而“家庭美”则是对这样家庭氛围的赞赏。“诗书岁晚功”则表明这个家族在文学和学问上有深厚的积累。
“闾门他日过,人说汉于公。” 最后两句诗则描写了诗人未来某一天将要走访古贤之门,而人们会提起历史上的伟人,如汉代的于公。这里的“闾门”是家门,“他日过”暗示着未来的拜访,而“人说汉于公”则表明这位古贤在后世中仍被人们所传颂。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古人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以及对高尚人格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