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思庞老皆知隐,贼说康成亦畏名。
乱后欲从君一笑,满林荆棘未堪行。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长鸣(cháng míng)的意思:长时间地鸣叫或响动。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短棹(duǎn zhào)的意思:指用短棹划船,比喻能力有限,难以应对复杂的事物或困境。
风胡(fēng hú)的意思:指风气恶劣、道德败坏。
红旆(hóng pèi)的意思:红色的旗帜,象征着革命斗争和胜利。
胡马(hú mǎ)的意思:指匈奴的马,也用来比喻野蛮而难以控制的人或事物。
荆棘(jīng jí)的意思:比喻困难、艰险。
康成(kāng chéng)的意思: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健康状况非常好。
南枝(nán zhī)的意思:指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人或事物。
这首诗描绘了战后恢复期的景象与心境,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和平的渴望。首联“北风胡马自长鸣,月到南枝鸟共惊”以北风、胡马、月光、南枝、惊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肃杀而静谧的氛围,暗示了战争的余威尚未完全消散,自然界的生灵也在战后感到不安。
“留我小溪回短棹,看渠红旆作长城”则转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小溪、短棹、红旆(旗帜)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壮丽的画面,仿佛是自然界的和谐与力量,象征着希望与新生。这里的“红旆作长城”,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暗含了对抵御外敌、守护家园的象征意义。
颔联“人思庞老皆知隐,贼说康成亦畏名”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引用庞德公和康成(即郑玄)的故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声的谨慎态度。庞老隐居避世,康成则因学问卓著而闻名,但诗中似乎更倾向于前者的生活态度,强调了在乱世中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的重要性。
尾联“乱后欲从君一笑,满林荆棘未堪行”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当前环境的无奈。在经历了战乱之后,诗人希望能够与友人共享欢笑,但现实却是满目疮痍,荆棘丛生,难以实现这一愿望。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也映射出了当时社会普遍的困境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人物的描绘,以及对战后社会现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和平、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洞察。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宋代文人诗风的特点。
憩迹荫佳树,照影清泠渊。
岂必媚影迹,慎履德乃□。
幽晨辟斋牖,梧竹净娟娟。
结构能几许,睿词日中天。
端居奉明义,于焉荷生全。
礼节固烦密,敬则如持筌。
四诗正而丽,无邪贯其篇。
吾生谅荏苒,何由等□坚。
所思在茫渺,虎骛云与泉。
黄斋昔称勉,颜氏心终传。
君子问毖理,强歌备韦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