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达 上 人 乞 语 宋 /释 亮 达 道 应 须 并 六 贼 ,六 贼 并 了 何 所 得 。十 方 坐 断 眼 头 空 ,观 音 院 里 无 弥 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达道(dá dào)的意思:指达到了道德境界或人生境地的高度,具备了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观音(guān yīn)的意思:观音是佛教中的一位菩萨,也称为“观世音菩萨”,代表着慈悲和智慧。在成语中,观音常常指代善良、慈悲心肠的人。
何所(hé suǒ)的意思:指不知道在何处或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或情况。
六贼(liù zéi)的意思:指六种不良行为或品质,分别为盗贼、妓女、贪官、邪教、凶手和奸商。
弥勒(mí lè)的意思:指人心宽大,慈悲为怀。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所得(suǒ de)的意思:指个人或团体在某种活动中所得到的利益或收益。
眼头(yǎn tóu)的意思:指眼睛的前端或眼皮的前缘。
应须(yìng xū)的意思:应该,必须
坐断(zuò duàn)的意思:指长时间久坐而导致身体疲劳或麻木。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亮所作的《达上人乞语》。诗中以"达道"和"六贼"为关键词,探讨的是佛教中的修行与烦恼。"达道"指的是通达佛法大道,而"六贼"通常指贪、嗔、痴、慢、疑、恶见这六种烦恼。诗人认为,如果能将这六种烦恼去除,修行者将达到更高的境界,即"六贼并了何所得",意味着解脱后的空灵状态。
"十方坐断眼头空"进一步强调这种空寂的境界,"十方"代表宇宙四方,这里象征着无边的时空,"坐断"则表示超越一切束缚;"眼头空"则是形容心灵的清澈,没有世俗的纷扰。最后两句"观音院里无弥勒",以观音院和弥勒佛的形象来寓意,观音院象征清净之地,弥勒佛常被视为智慧与慈悲的象征,此处暗示在这样的境地里,弥勒佛般的智慧已经无需存在,因为修行者自身已达至觉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禅宗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通过消除六贼,达到内心空明、超越世俗的佛教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陪郑王相公赋檐前垂冰应教依韵
窗外虚明雪乍晴,檐前垂霤尽成冰。
长廊瓦叠行行密,晚院风高寸寸增。
玉指乍拈簪尚愧,金阶时坠磬难胜。
晨餐堪醒曹参酒,自恨空肠病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