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宋应星所作的《怜愚诗四十二首》中的第十三首。诗中描绘了一个宦官因贪污腐败而自尽于旅店的情景,形象地揭示了当时官场的黑暗与腐败。通过“宦竖么么秽浊躬”一句,直接点出了宦官的卑劣行径和道德沦丧。接着,“投缳旅店疾如风”则生动地展现了其自尽的过程,速度之快,仿佛风一般迅速,暗示了他内心的急迫与绝望。
后两句“官高经略师徒丧,俛首求生贯索中”,进一步揭示了宦官之所以走向毁灭的原因——权力的滥用导致了国家的衰败,人民的苦难。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仍然选择低头求生,却只能在“贯索”(古代的一种刑具)中寻求苟活,这既是对他的讽刺,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整首诗以鲜明的对比手法,表达了对腐败官员的谴责和对公正社会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题野翁无闷堂
馀不衣冠故吾里,上下三吴一溪水。
方山峨峨出清泚,野翁卜筑当山趾。
春气来自杨柳始,不待葩华著桃李。
莲生半卷未厌眼,已在红蕖明镜里。
秋风瑟瑟最先至,千里苍烟接山起。
车声马足不得到,无闷主人方隐几。
想见野翁形气古,少年词华奋瑰玮。
春秋八十尚不倦,一篇一咏无馀晷。
有材无用古所叹,知命不忧方可喜。
神完貌固得所养,从来轩冕如糠秕。
嗟余跋疐亦可鄙,老向江南治蓬藟。
隐身齐山绝人迹,独与白云同作止。
白云无心归故山,故山自与野翁闲。
聊上南冈一引领,落日已在桑榆间。
《寄题野翁无闷堂》【宋·沈辽】馀不衣冠故吾里,上下三吴一溪水。方山峨峨出清泚,野翁卜筑当山趾。春气来自杨柳始,不待葩华著桃李。莲生半卷未厌眼,已在红蕖明镜里。秋风瑟瑟最先至,千里苍烟接山起。车声马足不得到,无闷主人方隐几。想见野翁形气古,少年词华奋瑰玮。春秋八十尚不倦,一篇一咏无馀晷。有材无用古所叹,知命不忧方可喜。神完貌固得所养,从来轩冕如糠秕。嗟余跋疐亦可鄙,老向江南治蓬藟。隐身齐山绝人迹,独与白云同作止。白云无心归故山,故山自与野翁闲。聊上南冈一引领,落日已在桑榆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7267c717aebe488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