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式之佥都致政既归四明以诗寄予依韵奉酬》
《张式之佥都致政既归四明以诗寄予依韵奉酬》全文
明 / 韩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社稷功成归鉴湖卧龙踪迹孰能屠。

自怜投老佳境,应笑时人畏途

鸣世有声墨客,平蛮无愧征夫

烦君谩赴耆英会,恐有徵书帝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徵书(zhēng shū)的意思:指通过悬赏或其他方式征集书籍。

帝都(dì dū)的意思:帝都指的是帝王的都城,也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首都。

佳境(jiā jìng)的意思:指美好的境地或环境。

鉴湖(jiàn hú)的意思:观察湖水,比喻审察事物真相,识别是非曲直。

鸣世(míng shì)的意思:指才华出众、声名显赫、在当代引起轰动的人物或事物。

墨客(mò kè)的意思:指以文学艺术为业的人,特指以写作为主要职业的人。

社稷(shè jì)的意思:社稷是指国家的神明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耆英(qí yīng)的意思:指年纪大而有才华的人,也指年长而有经验的人。

时人(shí rén)的意思:指当时的人们,也可指现代人。

投老(tóu lǎo)的意思:投老指投奔老师或者投靠老师,表示寻求保护或指导。

畏途(wèi tú)的意思:畏惧艰难的道路,害怕前进。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无愧(wú kuì)的意思:没有辜负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征夫(zhēng fū)的意思:指招募壮丁参军,征召士兵。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踪迹(zōng jì)的意思:指追踪的痕迹或线索。

耆英会(qí yīng huì)的意思:指年纪较大、有经验、有才干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问题或交流经验。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雍对友人张式之致政归乡后的感慨。首句“社稷功成归鉴湖”赞扬了张式之为国家建功立业后选择归隐鉴湖的明智之举,暗示其功成身退的高尚情操。次句“卧龙踪迹孰能屠”将张式比作隐居的贤者,表达了对其智慧和才能的敬仰。

第三句“自怜投老入佳境”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叹,同时也对张式之晚年生活的羡慕。第四句“应笑时人行畏途”则通过对比,表达对世俗之人畏惧前行、不知享受生活的人生态度的批评。

第五句“鸣世有声惊墨客”称赞张式之的名声远播,连文人墨客也为之惊叹。第六句“平蛮无愧忆征夫”肯定了张式之在平定蛮荒时的英勇与功绩,让人怀念起他的征伐生涯。

最后一句“烦君谩赴耆英会,恐有徵书出帝都”提醒张式之,虽然他已经致仕,但朝廷可能仍会有所召唤,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可能被召回的担忧。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功名与隐逸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韩雍

韩雍
朝代:明

(1422—1478)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猜你喜欢

道场山寺

景物凄凉异昔年,佛宫草树暗荒烟。

千盘日色峰头转,百道泉声石上悬。

觉鸟有时酬客语,慈云何处伴僧禅。

莫言楼阁成空想,地胜山灵亦变迁。

(0)

陈允中乱后归故陇营居见寄奉答

万事由来信有天,癯儒只合住林泉。

藏书自搆山中屋,束带仍耕墓下田。

但对老农谈亦好,何须漂母识为贤。

壮年未断人间世,且尽平生嫁娶缘。

(0)

黄山梓里

山中多豫章,门巷绿成行。

晴日花明夏,南风叶汎凉。

密阴同岸杞,远色并畦桑。

望望林泉处,君家有草堂。

(0)

閒居

远近兼山水,閒居得野情。

踰垣惊窜鹿,出树见啼莺。

药圃泉边辟,瓜田雨里耕。

喜无冠冕志,因得少逢迎。

(0)

送陈亚卿册封

吟罢霞天菊未花,驱车明日是天涯。

留人初揽淮南桂,奉使还乘汉水槎。

八座官联班最贵,维城宗子颂非誇。

归来献赋明光殿,依旧彤云绕翠华。

(0)

送孙常州入觐

宦情长淡泊,行橐转萧条。

独有秋山色,相随远入朝。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