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徵书(zhēng shū)的意思:指通过悬赏或其他方式征集书籍。
帝都(dì dū)的意思:帝都指的是帝王的都城,也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首都。
佳境(jiā jìng)的意思:指美好的境地或环境。
鉴湖(jiàn hú)的意思:观察湖水,比喻审察事物真相,识别是非曲直。
鸣世(míng shì)的意思:指才华出众、声名显赫、在当代引起轰动的人物或事物。
墨客(mò kè)的意思:指以文学艺术为业的人,特指以写作为主要职业的人。
社稷(shè jì)的意思:社稷是指国家的神明和国家的繁荣昌盛。
耆英(qí yīng)的意思:指年纪大而有才华的人,也指年长而有经验的人。
时人(shí rén)的意思:指当时的人们,也可指现代人。
投老(tóu lǎo)的意思:投老指投奔老师或者投靠老师,表示寻求保护或指导。
畏途(wèi tú)的意思:畏惧艰难的道路,害怕前进。
卧龙(wò lóng)的意思:指隐藏在某个地方,暂时不表现出来的人才或潜力。
无愧(wú kuì)的意思:没有辜负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征夫(zhēng fū)的意思:指招募壮丁参军,征召士兵。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踪迹(zōng jì)的意思:指追踪的痕迹或线索。
耆英会(qí yīng huì)的意思:指年纪较大、有经验、有才干的人聚集在一起,共同讨论问题或交流经验。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韩雍对友人张式之致政归乡后的感慨。首句“社稷功成归鉴湖”赞扬了张式之为国家建功立业后选择归隐鉴湖的明智之举,暗示其功成身退的高尚情操。次句“卧龙踪迹孰能屠”将张式比作隐居的贤者,表达了对其智慧和才能的敬仰。
第三句“自怜投老入佳境”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叹,同时也对张式之晚年生活的羡慕。第四句“应笑时人行畏途”则通过对比,表达对世俗之人畏惧前行、不知享受生活的人生态度的批评。
第五句“鸣世有声惊墨客”称赞张式之的名声远播,连文人墨客也为之惊叹。第六句“平蛮无愧忆征夫”肯定了张式之在平定蛮荒时的英勇与功绩,让人怀念起他的征伐生涯。
最后一句“烦君谩赴耆英会,恐有徵书出帝都”提醒张式之,虽然他已经致仕,但朝廷可能仍会有所召唤,表达了对友人未来可能被召回的担忧。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功名与隐逸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