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幽消艳态,地僻敛寒容。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复重(fù zhòng)的意思:指事物重复出现或重复发生。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蜡屐(là jī)的意思:指人的脚穿上木头或蜡制的鞋子,形容行动迟缓、步履艰难。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上峰(shàng fēng)的意思:指达到事物的最高点或最佳状态。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水竹(shuǐ zhú)的意思:水竹是指竹子在水中生长,形容人的品性纯洁高尚,不受外界世俗的影响。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艳态(yàn tài)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美丽动人,光彩照人。
真隐(zhēn yǐn)的意思:真实的隐藏或隐蔽
重复(chóng fù)的意思:指某种情况或行为的重复出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林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随径三五折”,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引人步入这神秘的山林之中。接着,“疏林重复重”进一步渲染了林木稀疏而又层层叠叠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一片静谧的森林深处。
“花幽消艳态,地僻敛寒容”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花的艳丽与地的僻静、花的开放与地的寒冷巧妙结合,不仅描绘了环境的清冷与孤寂,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脱。
“流水竹间寺,夕阳江上峰”则将画面推向高潮,流水潺潺,竹影婆娑,一座古寺隐匿其间,夕阳西下,江面波光粼粼,远处山峰映衬着余晖,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后,“若逢真隐者,蜡屐许相从”表达了诗人渴望遇到真正的隐士,与之共赏这山林之美,共享隐逸之乐的心愿。这种情感流露,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