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足(ān zú)的意思:满足、足够
本根(běn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本、基础或本质。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不存(bù cún)的意思:不存在、无法实现
大夫(dài fu)的意思:指医生或医学专家。
葛藟(gě lěi)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不受贪欲、恶习等的影响。
胡然(hú rán)的意思:形容情绪或行为突然而无法预料、无法控制。
积苦(jī kǔ)的意思:长期积累的苦难或痛苦
既已(jì yǐ)的意思:已经,已经发生或完成。
苦窳(kǔ yǔ)的意思:指生活贫困、困苦。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茅土(máo tǔ)的意思:指原始、贫瘠、粗陋的环境或条件。
名器(míng qì)的意思:指具有特别优秀才能或技艺的人或物。
其他(qí tā)的意思:指与前文所述的事物不同的事物或人。
群雄(qún xióng)的意思:指众多英雄豪杰聚集在一起的场景。
神气(shén qi)的意思:形容态度自信、神情自豪的样子。
王章(wáng zhāng)的意思:指君主、统治者的章程、政令。
雄横(xióng héng)的意思:形容威武雄壮,气势磅礴。
寻斧(xún fǔ)的意思:寻找已经丢失或失去的东西,比喻做无用功或者做无谓的努力。
意气(yì qì)的意思:形容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自信和活力。
一旦(yī dà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会引起重大的变化或后果。
玉步(yù bù)的意思:形容走路轻盈、优雅。
周德(zhōu dé)的意思:指一个人品德高尚,行为端正,有德行。
足数(zú shù)的意思:足够的数量或程度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殷岳的《读史(其六)》以历史为背景,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道德沦丧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太阿不在掌"暗指权力转移,"神气积苦窳"则暗示了周朝衰微后的混乱状态。"周德既已衰,子孤失其叙"进一步强调了道德败坏和统治秩序的混乱。
"群雄横意气,鼎隧启纳侮"描绘了各路英雄崛起,不再尊重传统秩序,开始轻视权威。"玉步犹未改,王章尚撑柱"则象征着即使在艰难时刻,仍有忠贞之士坚守正道。
"胡然晋大夫,一旦荐茅土"是对晋国贵族轻率行为的批评,他们竟然轻易地推荐权位,失去了应有的谨慎。"葛藟庇本根,况乃纵寻斧"运用比喻,指责他们不顾根本,滥施权力,如同蔓生植物遮蔽根基,甚至动用暴力。
最后两句"名器苟不存,其他安足数"直指如果名义和礼制不存,其他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强调了制度和道德对于社会稳定的基石作用。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批判犀利,展示了诗人对历史沉思和对现实忧虑的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清风十韵
何处来蘋末,萧骚尽四邻。
金茎吹晓露,玉宇动轻尘。
易水离歌阕,齐纨怨思新。
泛兰迷旧泽,落帽会佳辰。
篱菊飘香远,庭桐坠叶频。
帆开五湖客,槎去九霄人。
曲沼铺纹簟,平芜偃绿茵。
鸿飞资羽翮,鹰击助精神。
仙驭归堪待,琴松韵更真。
披襟同楚树,千古自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