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其四》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其四》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失身落名网,汗漫江湖间。

扬舟涉清济回首送淮山。

青山不佳白日不得閒。

斜光散烟莽,暝禽时独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佳(bù jiā)的意思:不好,不理想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汗漫(hàn màn)的意思:形容汗水流得很多,汗水浸湿衣物。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落名(luò mí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名字被永远记载在历史上或者被广泛传颂。

漫江(màn jiāng)的意思:形容洪水泛滥,江水漫过岸边。

名网(míng wǎng)的意思:指名声远播,声誉在外。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清济(qīng jì)的意思:指清洁和救济,既表示保持清洁,又表示救济贫困。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失身(shī shēn)的意思:指女子失去贞操,有时也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的不正当关系。

烟莽(yān mǎng)的意思:形容山林茂盛、草木茂密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于江湖之间,穿越清济,回望淮山的景象。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无法完全沉浸于自然之美的感慨。"青山岂不佳,白日不得閒"一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着对忙碌生活的无奈。"斜光散烟莽,暝禽时独还"则以夕阳余晖洒在茫茫烟波之上,归巢的鸟儿独自飞回,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独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思考。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云门杂咏·其五

老脚登临不似初,秦峰一跨七年馀。

苦无灵药将颜驻,拟有哀辞待篆书。

破釜赍粮君莫误,当途筑舍事诚疏。

悬知天上冰壶洞,迥隔人间六月庐。

(0)

秋野

地阔清霜满,林寒赤叶稀。

野云秋澹澹,山日晚辉辉。

杀气三河动,边声一骑飞。

中原多猛士,谁解晋阳围。

(0)

月食篇

仲夏月食月半缺,仲冬月食食之既。

皇皇下民,亦孔之悸。烨烨其魄,有物薄之。

彼盈而微,实度之宜。

今此下民,孰使告尔灾,嗟嗟亦悸孔哀。

有烈其风,自伊天阻。云旗载扬,朦瞽奏鼓。

率彼下土,诉于帝所。诉于帝所,光复于天。

光复于天,其明罔愆,照临尔下民。

(0)

早秋监察许君见过

五柳骢偏系,三山雨乍过。

夏蝉犹咽竹,夕露欲倾荷。

眷此青云客,怀余白石歌。

相看恨易晚,灯火发烟萝。

(0)

题画扫笔成诗

去年得归离江州,七日遂登黄鹤楼。

南风捲江浩呼汹,豗轰欲翻鹦鹉洲。

七泽莽昧不入眼,孤舟屈曲襄河转。

数月巳掷檀家湖,梦飞每到羊公岘。

岘脚山南东道楼,秦川公子醉悲秋。

槛边斑竹古犹活,云石寂寞苍梧愁。

重华驭遥不可叫,白沙黑猿疏树幽。

看图彷佛曾游处,素壁青天汉水流。

(0)

暇日同郑以孝游定光庵坐志喜亭上以池清龟出曝松暝鹤飞回为韵各赋十首用纪一时之清兴云·其三

亭高焕华扁,依山辟新基。

瓦排脊峨兽,碑立趺蹲龟。

美哉嘉禾颂,允矣甘棠诗。

遗恩久不泯,千载长在兹。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李德裕 翁卷 司空曙 李颀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