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丹阳(dān yáng)的意思:指红色的阳光、火焰等。
弓旌(gōng jīng)的意思:弓旌是指弓和旌旗,比喻武将威风凛凛的样子。
篮舆(lán yú)的意思:指篮子和车子,比喻财产丰富,富有。
苜蓿(mù xu)的意思:指事物顺利发展,充满希望。
其那(qí nà)的意思:其那是一个汉语成语,表示“别人的事情”或“别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三黜(sān chù)的意思:指连续三次被贬职或被革职。
沙塞(shā sāi)的意思:形容事物的状况或状态十分糟糕,严重损坏或毁灭。
桃花(táo huā)的意思:桃花是指桃树开花的景象,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婚姻。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武陵(wǔ líng)的意思:指能武能文、兼具武艺和文化修养的人。
无恙(wú yàng)的意思:没有受伤或遭受损失,平安无事
一身(yī shēn)的意思:指一个人身上具备了多种特质或才能。
隐沦(yǐn lún)的意思:隐退或沉没。形容人才被埋没或默默无闻。
元亮(yuán liàng)的意思:形容光亮耀眼,也可用来形容人的才华出众。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有所闻作(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贤能之士遭遇的感慨。首句“闻道弓旌及隐沦”暗示了朝廷对隐士的征召,然而诗人认为真正能遇到欣赏隐士的“龙人”并不易得。接下来提到虚云展氏多次被贬,与王尊的孤身经历形成对比,暗含仕途的艰辛和不公。
“苜蓿总肥沙塞晚,桃花无恙武陵春”描绘了边塞的荒凉与武陵桃花源般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理想化想象。最后一句“欲知元亮篮舆意,畏踏丹阳郭里尘”借用了陶渊明(字元亮)辞官归隐的故事,表达出诗人对于避开世俗纷扰,如陶渊明般悠然自得心境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尘世喧嚣的畏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仕途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的复杂心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