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魔(bìng mó)的意思:指疾病的困扰或祸害。
初伏(chū fú)的意思:初伏是中国农历中的一个节气,表示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指初伏时期的炎热天气。
鼎器(dǐng qì)的意思:形容人才或事物的重要性和价值。
火候(huǒ hou)的意思:指烹调或制作某种事物时的适宜程度或状态。
老僧(lǎo sēng)的意思:指年老的佛教僧人,也用来形容年纪大的人。
烧残(shāo cán)的意思:指被火烧得残破不全的东西或人。
松涛(sōng tāo)的意思:形容松树随风摇曳的声音,比喻声势浩大、声音洪亮。
荼蘼(tú mí)的意思:指花卉的一种,比喻美好的事物。
偃卧(yǎn wò)的意思:指平躺着休息或睡觉,身体完全放松。
莺声(yīng shēng)的意思:指美好的声音或动听的歌声。
正长(zhèng cháng)的意思:指事物的大小或长度合适、适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中在山中静养,与老僧共享新茶的悠闲场景。首句“偃卧山窗日正长”展现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躺在山中的窗户旁,享受着悠长的日光,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接着,“老僧分赠茗盈筐”则引入了主题——品茗。诗人通过描述茶叶的丰富和老僧的慷慨赠送,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烧残榾柮偏多味,沸出松涛更觉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煮茶的过程和茶香的浓郁。榾柮是烧柴,这里指燃烧后的木屑,其味独特;而沸水冲泡茶叶时,仿佛松涛般的声音,更增添了茶香的层次感。这种生动的比喻,让读者仿佛能闻到茶香,感受到煮茶的美妙过程。
“火候已周开鼎器,病魔初伏有旗枪”则表达了诗人对茶艺的赞赏以及茶对身体的益处。火候恰到好处地煮出了茶,不仅体现了茶艺师的技艺,也暗示了茶对病体的安抚作用。“病魔初伏”形象地描绘了茶对身体的疗愈效果,而“有旗枪”则是对茶叶形状的描述,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最后,“隔林况听莺声好,移向荼蘼架下尝”两句将自然界的美好与品茶的愉悦相融合。在林间的鸟鸣声中,诗人将茶移到荼蘼花架下品尝,这样的场景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在病中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品茗带来的身心愉悦,以及在病痛中寻找生活之美的哲学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