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红烧(hóng shāo)的意思:指用火烧制的食物,特指用酱油、糖等调料烧制而成的菜肴。
火红(huǒ hóng)的意思:形容颜色非常鲜艳、明亮,也表示热情高涨、热烈激动。
劫火(jié huǒ)的意思:指火灾、灾难。比喻危险、困境或灾祸。
青削(qīng xuē)的意思:形容树木的枝叶鲜绿,削得很整齐。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史才(shǐ cái)的意思:指历史上有才能的人。
唐虞(táng y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两个伟大的王朝,唐朝和虞朝,也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朝代的兴盛和繁荣。
文武(wén wǔ)的意思:文指文化,武指武力。文武表示文化与武力并重,既强调学问修养,又注重武艺技能。
宪章(xiàn zhāng)的意思:指国家或组织的基本法规、章程或宪法。
月令(yuè lìng)的意思:指按照月份规定的事物或工作,也可以指月份。
- 鉴赏
此联以孔庙为背景,巧妙地将历史与文化相融合,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孔子及其思想的崇敬之情。
上联“诗书焕乎唐虞,劫火红烧秦月令”中,“诗书焕乎唐虞”赞颂了古代文明的辉煌,唐虞时代是中国传说中的黄金时期,象征着文化繁荣与和谐社会。“劫火红烧秦月令”则描绘了秦朝焚书坑儒的残酷景象,以“红烧”一词形象地表现了这一事件的严重性和破坏性。通过对比,突出了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维护文化传承与道德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
下联“宪章盛于文武,史才青削鲁春秋”进一步阐述了孔子在制定法律制度(宪章)与教育(文武)方面的贡献,以及他在历史编纂(史才)上的卓越成就。其中,“宪章盛于文武”强调了孔子在政治与教育领域的深远影响,“史才青削鲁春秋”则赞美了孔子在历史记载上的杰出才能,尤其是他对《春秋》这部经典历史著作的编撰工作。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高度评价了孔子在文化、教育和历史编纂方面的巨大贡献,也深刻体现了其思想对后世的巨大影响,表达了对孔子及其儒家文化的深深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徐秀才之吴
吴都霸道昌,才子去观光。
望阙云天近,朝宗水路长。
海门收片雨,建业泊残阳。
欲问淮王信,仙都即帝乡。
送胤公归阙
西朝归去见高情,应恋香灯近圣明。
关令莫疑非马辩,道安还跨赤驴行。
充斋野店蔬无味,洒笠平原雪有声。
忍惜文章便闲得,看他趋竞取时名。
早春霁后山庄即事
插槿未成篱,啼莺早已知。
日长春霁后,风暖柳烟宜。
席户门斜掩,渔舟钓直垂。
久将松竹比,宁惧岁寒移。
上药幽前圃,繁花压小枝。
素琴延玩月,清渭酌临池。
守道安疑老,专经数欲奇。
若为裁二鬓,羞向镜中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