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雪(bìn xuě)的意思:指头发白得像雪一样,形容年老。
禅心(chán xīn)的意思:指心境宁静,思维清晰,能够保持冷静和专注的状态。
成堆(chéng duī)的意思:形容数量多,聚集在一起的样子。
迟回(chí huí)的意思:迟延回来。
冬至(dōng zhì)的意思:冬至是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冬季的开始和一年中白天最短的时刻。
奋跃(fèn yuè)的意思:指勇往直前,积极进取,充满激情地前进。
槁木(gǎo mù)的意思:指枯死的树木,比喻人或事物失去活力、精神衰退。
光阴(guāng yīn)的意思:光阴指时间,似箭表示时间过得非常快,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过隙(guò xì)的意思: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瞬即逝。
寒灰(hán huī)的意思:指贫困、落魄的境况。
何待(hé dài)的意思:表示不必再等待或迟疑,应立即行动。
唤起(huàn qǐ)的意思:唤醒、引起、激发
龙须(lóng xū)的意思:形容人的胡须长而垂下来。
起来(qǐ lái)的意思:表示行动、活动、起床等动作或状态的开始。
清点(qīng diǎn)的意思:仔细数清楚。
树叶(shù yè)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外在表现或特征。
霜树(shuāng shù)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冬天,树木上结满了霜冻。
松根(sōng gēn)的意思:指事物的根基不牢固,容易动摇或崩塌。
小春(xiǎo chūn)的意思:指初春时节的温暖和煦的春天。
须鬓(xū bìn)的意思:指胡须和鬓发,用以形容人的容貌逐渐苍老。
禹门(yǔ mén)的意思:指受到重用或提拔,成为重要职位的人。
蛰龙(zhé lóng)的意思:指有才能、有本领的人潜伏在暗中等待时机。
松根石(sōng gēn shí)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根基稳固,不易动摇。
- 鉴赏
这首宋朝释绍昙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季的景象和对生命的感悟。"小春才过,冬至相催",春天的气息刚刚过去,紧接着便是冬至的到来,暗示着时光流转之快。"光阴驹过隙,须鬓雪成堆",比喻时间如飞驰的马驹,转瞬即逝,诗人感叹岁月在自己头上增添白发。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自然,"松根石上,槁木寒灰",描绘出松树坚韧与枯木寒灰的对比,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寂灭。"冻膝拥深霜树叶,禅心清点野桥梅",通过描绘寒冷中坚守的膝盖、霜叶和禅定中的梅花,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寒冬中的生机的期待。
最后两句"唤起来打,更莫迟回。蛰龙须奋跃,何待禹门雷",寓意着即使在困顿中,也要振奋精神,积极面对,因为时机一旦到来,就像蛰伏的龙等待雷声唤醒,终将一飞冲天。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生命流转和自我觉醒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答曹子方少年弄篇翰一首
虚堂隐几坐,忽忽若假寐。
飒然清风来,顿尔爽昏思。
新诗执在手,展读过三四。
初言少年弄篇翰,喜道白发聊自戏。
次惊老境今且迫,岂甘物役汩其志。
轻视富贵如浮云,极论穷通钧一意。
高谈念平时,健句存远记。
请老愧袭常,先期乃吾事。
君年才知命,耳顺予阙二。
自此七星霜,投绂去朝市。
是时取高篇,却托冥鸿寄。
公方处要途,利达沛材智。
见诗当不嗔,犹认旧书字。
其来不待索,应亦念衰瘁。
君年方如我今日,那肯抽簪饵芝术。
庶几得以警幽情,莫忘采真挥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