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处人(chǔ rén)的意思:处人指的是能够与人相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多谢(duō xiè)的意思:表示感谢,用于向他人表达谢意。
径行(jìng xíng)的意思:径直行走或行动,不经过他人同意或批准。
扫尘(sǎo chén)的意思:清除尘土或积累,比喻清理心灵、除去污垢。
山僧(shān sēng)的意思:指隐居山林的僧人,比喻远离尘嚣,修身养性的人。
山峰(shān fēng)的意思:指最高的山峰,比喻最高的地位或最高的成就。
谢山(xiè shān)的意思:指人们对山的感激之情,也用以形容对帮助自己的人表示感激之情。
行来(xíng lái)的意思:行动起来,开始行动。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自知(zì zhī)的意思:了解自己的能力、局限和状况。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探索,以及与僧人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禅意生活的追求。
首句“山峰望处人难到”,以山峰为背景,暗示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难以触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山峰高耸入云,似乎只有少数人能够攀登其巅,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也隐含了人生的哲理——真正的高峰往往需要勇气与决心去征服。
次句“草径行来马自知”,则转而描述了探索的过程。诗人独自一人,沿着杂草丛生的小径前行,马匹作为伴侣,似乎也懂得了前行的方向。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也暗喻了在探索未知时,内心的力量与指引的重要性。马匹的“自知”象征着内在的导航系统,即个人内心的直觉与智慧。
第三句“多谢山僧扫尘壁”,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感激之情。山僧不仅清扫了墙壁上的灰尘,更可能是指心灵的净化,或是对知识与智慧的传授。这句诗体现了佛教文化中对于清净与智慧的重视,以及人与人之间通过交流与分享增进理解与和谐的精神。
最后一句“我今有意不能题”,则流露出诗人在面对如此美景与智慧的传递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有意想要留下自己的印记或思考,但最终未能实现。这可能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内心的犹豫,或是对完美表达的追求,使得他在这一刻选择了沉默。这种情境反映了创作过程中的挑战与自我反思,以及对艺术与表达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探索过程的体验、与僧人的互动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禅意生活以及自我表达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次对自然的探索之旅,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反思与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