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社(bái shè)的意思:白白浪费了时间或精力。
春祠(chūn cí)的意思:指春天时人们到庙宇祭祀神灵,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的希望。
嵯峨(cuó é)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雄伟壮丽。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亮节(liàng jié)的意思:坚守节操,不受诱惑和压力的影响。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蹊田(xī tián)的意思:指狭窄而曲折的小路,比喻偏僻、险要、难行的地方。
青史(qīng shǐ)的意思:青史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或名声。
庆历(qìng lì)的意思:庆祝和纪念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
秋气(qiū q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候、气息或氛围。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生心(shēng xīn)的意思:指人心生出欲望,动了贪婪之心。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往日(wǎng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以前的时光
妩媚(wǔ mèi)的意思:形容女子姿态娇媚动人。
心迹(xīn j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内心感情、思想、意志等在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痕迹或迹象。
须眉(xū méi)的意思:指男子的形象和气概。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秦潮所作的《香花墩谒包孝肃遗像》,通过“曾于青史见嵯峨”开篇,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包拯的敬仰之情。包拯,字希仁,北宋名臣,以刚正不阿、执法严明著称,被誉为“包青天”。诗中提到的“庆历”是宋仁宗赵祯的一个年号,与包拯的生平紧密相关。
“风雨春祠余白社,须眉秋气逼黄河。”这两句描绘了包拯遗像前的环境,风雨中的祠堂和白社(古代祭祀场所)以及秋日黄河的气势,以此烘托出包拯的高洁品格和深远影响。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强化了包拯形象的庄重与威严。
“到今遗像风犹凛,往日蹊田议太苛。”这两句进一步赞美包拯的遗像至今仍令人敬畏,即使是在他去世后,人们对于他的评价依然严格而公正。这里的“蹊田”可能是指包拯在任期间对百姓生活的关心和治理,体现了他对民生的重视。
最后,“三疏平生心迹在,郑公妩媚竟如何?”诗人回顾包拯一生的三次上疏,表达了对其忠诚和正直的钦佩,并提出一个疑问,似乎在探讨包拯的形象是否过于完美或理想化。这既是对包拯人格的高度赞扬,也暗含着对历史人物复杂性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包拯遗像的描绘和对其一生事迹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思了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评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金精山
曳履江城北,逍遥访仙乡。
扫却千里恨,爱此六月凉。
云根埋宿雨,木末酣斜阳。
峭崖列岩窦,老树攀穹苍。
地坼三关暗,天开一隙光。
青霄丽太白,应此金之芒。
双桃几日熟,冷笑痴吴王。
洞开人已去,刚风舞霓裳。
仙凡本相近,此理自可量。
学诗未学仙,凡骨生惭惶。
赠郡帅郭侯
东南形胜惟扬州,介江负淮作襟喉。
有国以来几百战,吊古千载空悠悠。
哀哉荒主与荡子,钝尽铁剑崇倡优。
迷楼九曲烂如画,珠帘十里半上钩。
当年二十四桥月,曾照三十六宫秋。
平山堂上一长叹,但有衰草埋荒丘。
欧仙苏仙不可唤,江南江北无风流。
何人复诵广陵散,黯然悲恨不可收。
只今英主正用武,增五万灶屯貔貅。
金城坚筑壮营垒,绮段细错良田畴。
神谟庙算万全举,天时既至须人谋。
将军山西名将种,家声直到青海头。
男儿有死必报国,正当为上分此忧。
勉旃速办古人事,貂蝉本自出兜鍪。
满江红.和陈漕使仙湖韵
莫是西湖,分一派、残波剩碧。
闲问著、莺仙丹事,老榕知得。
荇水带长鸥踏损,柳风絮暖鱼吞入。
只前山、依旧汉时青,晴还湿。亭疏好,何消密。
花少好,无多植。听黄鹂三请,要诗翁出。
消渴泉斟寒玉液,留题石剥苍苔色。
叹而今、翻羡□南春,乾坤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