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元堪别驾,难淹百里才。
鹤长岂自续,凫短竟谁裁。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不甚(bù shèn)的意思:不甚表示程度不深或不大。
飞灰(fēi huī)的意思:指烟尘飞扬,形容火势猛烈或战争残酷。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腊月(là yuè)的意思:指农历十二月,也称为腊月。它是中国农历中的最后一个月份,也是传统农耕社会的冬季。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岁末年终的气氛和情绪。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倚盖(yǐ gài)的意思:倚靠在某物上。
百里才(bǎi lǐ cái)的意思:指一个人的才能、能力超群,非常出众。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渭为陈通府归自诸暨所作的两首诗之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陈通府才华与命运的感慨。
首句“士元堪别驾,难淹百里才”,以士元(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关羽的字)比陈通府,暗示其才能卓越,堪当重任,却难以在百里之地施展才华,流露出对其境遇的惋惜之情。
“鹤长岂自续,凫短竟谁裁”两句,通过鹤与凫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陈通府才能出众但遭遇限制的现状,鹤长自续,意指鹤的长颈可以自由伸展,而凫的短颈则无法改变,暗喻陈通府的才华无法得到充分展现。
“倚盖看花去,飞灰出管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陈通府离开时,仿佛带着花朵般的希望与美好;而当他归来时,却如同飞灰般平凡,暗示了他经历的起伏与变化。
“阳春不甚露,腊月有桃开”则是对陈通府命运的隐喻。阳春时节,万物复苏,但并非所有事物都能得到充分展示;而在寒冷的腊月,却有桃花悄然绽放,象征着即使在逆境中,也有希望与生机的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通府个人经历的描绘,反映了对人才遭遇不公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中希望与挫折并存的深刻理解。
溪上垂萝几百尺,石洞阴阴闷长日。
昔人学道居其间,尘世纷纷未尝识。
白猿一啸下青山,药瓢丹灶共往还。
岩扉自掩明月上,石床不扫白云閒。
伊谁寻真百年后,道机通玄七闽秀。
宝笈仙书入夜观,镡津霞气临晨漱。
秋风袅袅吹绿萝,猿声时答步虚歌。
明年买棹七峰雨,洞天鸡犬知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