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差参(chà cān)的意思:指相差甚远,差别悬殊。
持敬(chí jìng)的意思:持守敬畏之心
垂老(chuí lǎo)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年老体衰。
德功(dé gōng)的意思:指善行和功德。
父师(fù shī)的意思:指父亲或尊敬的长辈亲自教导的师傅,也可用来形容父亲的教诲。
功夫(gōng fū)的意思:指某种技能、技巧或特长,通常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努力才能掌握。
积勤(jī qín)的意思:通过勤奋努力积累,取得成就。
间断(jiàn duàn)的意思:指事物发生或存在的时间或空间上有间隔,不连续。
进德(jìn dé)的意思:指人们通过学习、修身养性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品德。
来岁(lái suì)的意思:明年;来年
谬误(miù wù)的意思:错误的观点或观念
朋友(péng yǒu)的意思:指亲密的、信任的、相互帮助的人。
浅深(qiǎn shēn)的意思:形容程度浅或深。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为善(wéi shàn)的意思:指言行端正、品行良好,乐于助人,做善事的意思。
向来(xiàng lái)的意思:一直以来,从来就是这样
养心(yǎng xīn)的意思:修养心性,培养内心的美好品质。
一毫(yī háo)的意思:形容极其微小或细微的事物。
悠悠(yōu yōu)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漫长。
中和(zhōng hé)的意思:指使相互对立的事物或因素达到平衡,使之和谐统一。
- 注释
- 进德:道德修养。
功夫:功夫、努力。
浅深:深浅程度。
间断:中断。
差参:差距。
谬误:错误。
明持敬:清楚地保持尊重。
怒亦:愤怒时。
中和:控制、平衡。
养心:修养内心。
为善:行善。
岂须:哪里需要。
朋友责:朋友的监督。
积勤:持续努力。
父师临:如同父亲和老师的教导。
悠悠过:悄然流逝。
垂老:年老。
痛自箴:深刻的自我反省。
- 翻译
- 道德修养的功夫有深浅之分,一点点的中断都会造成差距。
即使在醉酒时也能保持清醒,明白尊重的重要性;愤怒时也能控制,看出它对内心修养的作用。
行善并不需要朋友的监督,持续的努力就像父亲和老师的教诲一样。
一直以来,时间悄然流逝,直到年老才深刻体会到自我反省的重要。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进德》。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反映个人修养与道德提升的诗篇。诗人通过自己的内心体验和生活观察,阐述了修身养性的一些深刻见解。
“进德功夫有浅深,一毫间断即差参。”这两句表达了修德之路不容忽视,每一点一滴的积累都至关重要。修为之道,如同种树,须时时灌溉,稍有疏漏,便会影响成果。
“醉无谬误明持敬,怒亦中和见养心。”诗人强调了即便在酒醉之际,也应保持品行不亏;面对愤怒的情绪时,更需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以此养护内心。
“为善岂须朋友责,积勤常若父师临。”这里诗人提出,不必等待他人的督促与责难,自觉地像面对父亲或老师那样严于律己,不断积累善行。
最后两句“向来岁月悠悠过,垂老方知痛自箴。”表达了年华匆匆,人到老年才深刻体会到以前的放纵与疏忽,对自己的反省和警策之痛。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修养观,也反映出古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个人品德修为的重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待生活、道德与自我要求的严肃态度,以及他对于时间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