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底深休也,日中远贺之。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五 丝 唐 /褚 朝 阳 越 人 传 楚 俗 ,截 竹 竞 萦 丝 。水 底 深 休 也 ,日 中 还 贺 之 。章 施 文 胜 质 ,列 匹 美 于 姬 。锦 绣 侔 新 段 ,羔 羊 寝 旧 诗 。但 夸 端 午 节 ,谁 荐 屈 原 祠 。把 酒 时 伸 奠 ,汨 罗 空 远 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酒(bǎ jiǔ)的意思:举杯祝酒,为了庆祝或表达祝福而举杯。
楚俗(chǔ sú)的意思:楚地的风俗习惯。指楚国的风俗习惯,也泛指楚地的风俗习惯。
端午(duān wǔ)的意思:指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也称为龙舟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的节日。
羔羊(gāo yáng)的意思:指年幼无知、易受欺骗的人。
锦绣(jǐn xiù)的意思:形容美丽绚丽的景色或事物。
旧诗(jiù shī)的意思:指古代的诗歌作品,也用来形容旧时代的事物、观念或价值观。
空远(kōng yuǎn)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空间广阔。
汨罗(mì luó)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迅猛、勇敢。
屈原(qū yuán)的意思:指受到冤屈、委屈或遭遇不公正待遇。
日中(rì zhōng)的意思:指白天的时间,也可以用来表示事物发展的中间阶段。
文胜(wén shèng)的意思:指文化上的胜利,表示文化水平高超,学问卓越。
午节(wǔ jié)的意思:午节指的是中国传统农历六月初六的节日,也叫端午节。它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用于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午节也有时候用来形容人们举行节日庆祝活动的氛围。
萦丝(yíng sī)的意思:形容线条曲折纠缠,缠绕不解。
越人(yuè rén)的意思:指外地人或外国人。
章施(zhāng shī)的意思:指言辞、文章或行为举止得体、得宜。
端午节(duān wǔ jié)的意思: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庆祝,主要活动包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
- 注释
- 越人:指南方的楚地居民。
竞萦丝:比赛般地编织。
水底深:比喻鱼儿在水中观看。
日中远贺:白天人们从远处庆祝。
章施文:花纹繁复。
文胜质:以装饰胜过质朴。
列匹美于姬:排列的图案比美女还要美丽。
锦绣侔新段:如新的锦绣般精美。
羔羊寝旧诗:胜过古诗中的羊羔皮。
但誇:只称赞。
谁荐:无人推荐。
屈原祠:屈原的祠庙。
把酒:举杯。
伸奠:致敬。
汨罗空远:汨罗江遥远无人祭奠。
- 翻译
- 越地的人传承着楚地的习俗,比赛般地用竹子编出精美的丝带。
水下的鱼儿静静欣赏,白天的阳光下人们远方祝贺。
花纹繁复的竹编胜过质朴的本色,排列整齐的图案比美姬妾。
这些编织品如新的锦绣,胜过旧诗中的羊羔皮。
只夸赞端午节的热闹,却无人推荐去屈原的祠庙祭奠。
举杯之时,我们向他致敬,但汨罗江畔的他已远离尘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越人过端午节的景象,通过对物象和习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当时人民庆祝节日的热闹场面。
“截竹竞萦丝”表明人们在 端午节这一天争相用竹子编织成各种饰物,以示庆祝。"水底深休也,日中远贺之"则描绘了人们在河边进行活动,水边的忙碌场面和远处传来的节日问候声。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指的是用丝线制作的装饰品,其质量上乘,妇女们穿戴着这些装饰显得格外漂亮。"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则是说到精美的锦缎与新的布料相比,以及古老的羊皮书卷被人珍视。
“但誇端午节,谁荐屈原祠”表达了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自豪,同时提及屈原,这位伟大的诗人在中国文化中与端午节有着深厚的联系。"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则是说到人们在这一天举杯畅饮,同时向远方献祭。
整首诗通过对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端午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氛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