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向伯恭侍郎三首·其二》
《挽向伯恭侍郎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曾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用舍行藏事,如公世所难

谁能奉香火,直作挂衣冠

国论言犹在,宸毫墨未乾。

一生无限好,留与后人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国论(guó lùn)的意思:指国家的大政方针或国家的政治理论。

毫墨(háo mò)的意思:形容文笔极为精细,用笔之细致。

后人(hòu rén)的意思:指后代的人。

论言(lùn yán)的意思:指辩论、讨论言辞,也指辩论的论点或观点。

所难(suǒ nán)的意思:指情况或问题难以解决,困难重重。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香火(xiāng huǒ)的意思:指庙宇或寺庙内的香火,也泛指宗教信仰的繁荣和兴旺。

行藏(xíng cá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行为表现。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用舍(yòng shè)的意思:指精打细算,节省用度。

挂衣冠(guà yì guān)的意思:指穿戴整齐,形容人的仪表整洁。

用舍行藏(yòng shě xíng cáng)的意思:指在实际行动中,能够用得上的时候就用,不需要的时候就舍弃,以免浪费。

翻译
放弃世俗之事,像这样在世间少有。
谁能坚守信仰,只为了挂冠归隐。
国家的议论还在耳边回响,皇帝的墨迹还未干透。
他的一生无比美好,只为留给后人传颂。
注释
舍行藏:指放弃世俗生活,隐藏才华。
挂衣冠:古代官员辞职或隐居的象征,脱下官服。
国论:国家的议论、政见。
宸毫:皇帝的墨迹,代指皇家决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为悼念向伯恭侍郎而作,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其人品与才华的深深惋惜。"用舍行藏事,如公世所难",赞扬了向伯恭在仕途上的进退自如,这在当时是难得的品质。"谁能奉香火,直作挂衣冠",暗示了向伯恭的清高和淡泊名利,即使不在官场,他的精神也会被后人铭记。"国论言犹在,宸毫墨未乾",回忆了他的智慧与贡献,言犹在耳,仿佛墨迹未干,体现了他对国家的深远影响。最后两句"一生无限好,留与后人看",总结了向伯恭的一生,认为他的美德和事迹将长久流传,供后人瞻仰和学习。整体上,这首诗是对逝者的高度评价和深情缅怀。

作者介绍
曾几

曾几
朝代:宋   字:吉甫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生辰:1085--1166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