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雨鸣屋,夜静雷破山。
想知于此时,斋扉犹未关。
不事(bù shì)的意思:不愿意做事或不肯努力工作。
苍翠(cāng cuì)的意思:形容植物呈现出深绿色、浓郁的颜色。
潺潺(chán chán)的意思:形容水流声或细碎的声音。
此时(cǐ shí)的意思:指当前的时刻或时候。
短檠(duǎn qíng)的意思:指言辞短促、不周密。
改操(gǎi cāo)的意思:指改变策略、调整方法,以适应新的情况或达到更好的效果。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何由(hé yóu)的意思:何以,从何处。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事物的来源。
鸿鹄(hóng hú)的意思: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的抱负和追求。
结屋(jié wū)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修建房屋。比喻众人合力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或实现一个目标。
客子(kè zǐ)的意思:指客人或外地人的孩子。
破山(pò shān)的意思:指能够突破困难、克服障碍,达到目标或取得成功。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事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事事都如意顺利,一切都顺心如意。
舒心(shū xīn)的意思:指心情愉悦、舒适自在。
书史(shū shǐ)的意思:指历史书籍或史书。
松竹(sōng zhú)的意思:指松树和竹子,比喻高尚的品质和道德操守。
危坐(wēi zuò)的意思:指坐在危险的地方或情况中。
心颜(xīn yán)的意思:心灵的美好状态,指一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情感状态。
于此(yú cǐ)的意思:指在此地,在这里。表示事物发生或存在的地点。
不事事(bù shì shì)的意思:指不务正业,不做正事,懒散无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之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开篇“春来雨鸣屋,夜静雷破山”两句,以鲜明的对比手法,营造出季节更迭与自然界突发事件的强烈氛围,同时也映射出了诗人内心的动荡和不安。
紧接着,“客子叹身世,曷以舒心颜”表达了诗人作为旅居之人的感慨,以及对于如何才能使心情舒畅的困惑。这里“曷”字用得甚妙,既有疑问之意,又隐含了一种无奈的情绪。
“高人不事事,结屋苍翠间”则描写了诗人向往的生活理想,即像那些不为世俗所扰的高洁之士一样,修建自己的小屋,藏于自然之中,过着超然物外的清净日子。
“松竹不改操,鸿鹄何由攀”这两句诗,用了松竹和鸿鹄(大雁)来象征坚守品行和高洁的品格。这里的“操”指的是个人所持守的道德准则,而“攀”则是攀附、亲近之意,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理解并接纳自己精神追求者的渴望。
“想知于此时,斋扉犹未关”这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对于心灵的自省和对知识的追求依旧没有停止,即便是到了需要休息的时候,也还在思考着某种问题或者是在阅读。
最后,“短檠书史倦,危坐听潺潺”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夜读至深夜,由于疲惫而不得不暂时休息,却依然保持着一种警觉的姿态来聆听窗外的雨声。这种状态既表现出诗人的勤学精神,也反映出了他内心的紧张与不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于知识和道德自我的执着追求。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