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才智(cái zhì)的意思:指人的才能和智慧。
揣摩(chuǎi mó)的意思:通过仔细思考、观察和推测,来理解或揣摩事物的真实含义或内在规律。
大知(dà zhī)的意思:指深厚的学问和广博的知识。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归一(guī yī)的意思:指回归一体,回归原点,恢复最初状态。
冥迷(míng mí)的意思:形容心神迷惘,不能明辨是非。
名教(míng jiào)的意思:名教是指有名望的教育家或名师的教诲。
目睫(mù jié)的意思:指眼睛睫毛,也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王霸(wáng bà)的意思:指横行霸道,无视法纪,以权势欺压他人。
无以(wú yǐ)的意思:没有办法;无法;无可奈何
喧嚣(xuān xiāo)的意思:喧闹吵杂、嘈杂喧嚣的声音。
厌离(yàn lí)的意思:对某人或某事物感到非常厌烦和不满意。
要言(yào yán)的意思:简洁明了的言辞或要点
直截(zhí jié)的意思:直截了当,毫不拐弯抹角。
主张(zhǔ zhāng)的意思:表示坚决支持或拥护某种观点或立场。
滓淤(zǐ yū)的意思:指沉积在水底的杂质和淤泥。
- 翻译
- 回归本源怎能没有回头之路?关键在于深入理解真理,清除杂念。
伟大的智慧直接领悟,不必反复推敲,执着沉迷只会让人疲惫。
古代贤者曾讨论过眼界的局限,应当时刻提醒自己不被世俗纷扰所迷惑。
竭尽才智去维护名教的原则,如同在王道与霸道的煎熬中提炼精华。
- 注释
- 归一:回归根本。
岂:难道。
湛谛:深奥的真理。
滓淤淘:清除杂质。
大知:伟大的智慧。
揣摩:反复思考。
积执:执着。
冥迷:沉迷。
厌离:厌倦、解脱。
目睫:眼界。
曾致论:曾经讨论过。
根尘:内心与外界的干扰。
勿喧嚣:不要喧闹。
主张:坚持。
名教:儒家伦理。
殚才智:竭尽全力。
王霸:王道与霸道。
蟠煎:煎熬。
火上膏:如油在火上加热。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的《勉旃一首》,主要探讨了对真理的追求和理解。首句“归一岂应无以返”表达了回归根本的理念,认为不应该停止对真理的追寻。"湛谛滓淤淘"则强调深入探究真理,如同淘洗杂质,寻求清澈的本源。
接下来,“大知直截揣摩渐”指出真正的大智慧是直接领悟,而非通过逐步揣摩而得。然而,"积执冥迷厌离劳"又揭示了执着于某一观念可能导致的困惑和疲劳,暗示了学习过程中的顿悟与解脱的重要性。
“目睫古人曾致论”提醒人们要借鉴前人的智慧,但同时也要关注眼前之事,"根尘当念勿喧嚣"告诫我们不应被世俗纷扰所迷惑,保持内心的平静。
最后两句,“主张名教殚才智,王霸蟠煎火上膏”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家伦理和治国之道的竭尽全力,将才智运用到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之中,同时也寓含着对权谋斗争的深刻洞察。
整体来看,这首诗富含哲理,鼓励人们在追求知识和道德修养的过程中,既要勇猛精进,又要避免执着和喧嚣,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瑶华慢.高澹人内翰入直南书房,上手摘白石榴一枚赐之,舍人尝不敢竟携归,命友人作半榴图,因题卷末
星槎甚处,泛取瓠囊,入上林花谱。
铜仙掌底,含露窄、踯躅芳名曾数。
丹铅都洗,正倩得、新凉疏雨。
忆压帘桂叶秋阴,长伴晓枝瑶圃。
蜡珠小结蜂窠,羡隔膜轻明,皱縠分吐。
添他十斛,将买笑、定有娉婷人妒。天浆莹齿。
留一半、蔬香传赋。
讶年来红豆吟笺,空认啄残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