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疑涌地出,傥复海所浮。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白足(bái zú)的意思:白色的脚,形容人的脚非常干净。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达士(dá shì)的意思:聪明智慧、才智出众的人。
点头(diǎn tóu)的意思:点头是指向下轻轻地抬头,通常表示同意、赞同或打招呼。
斗牛(dòu niú)的意思:指两头野牛交锋的场面,比喻力量相争或争斗激烈的情况。
孤撑(gū chēng)的意思:形容一个人在困境中没有任何支持或帮助。
贾胡(jiǎ hú)的意思:指人心机深沉、圆滑狡诈、善于算计、投机取巧的行为。
结庐(jié lú)的意思:搭建房屋;建造房屋。
两晋(liǎng jìn)的意思:指两个晋朝时期,即东晋和西晋。也用来比喻两个相似的事物。
林丘(lín qiū)的意思:形容山林茂密,景色优美。
灵踪(líng zōng)的意思:指人的行踪敏捷,行动迅速。
平野(píng yě)的意思:平野指的是平坦的大地,没有山丘或者丘陵。在成语中,平野常常用来形容平静、平稳的状态。
前脩(qián xiū)的意思:指在前面修剪,将树木修整得整齐美观。也比喻事先作好准备。
神光(shén guāng)的意思:指神奇的光芒或超凡的光辉。
四顾(sì gù)的意思:四处看望、环顾四周
顽石(wán shí)的意思:指坚硬、难以动摇的人或事物。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下宿(xià sù)的意思:指在外地或他人家中过夜。
一朝(yī zhāo)的意思:指短短的一段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的转变。
阴崖(yīn yá)的意思:指险峻的山崖或悬崖,也用来形容困境或危险的境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虎丘山的壮丽景色与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诗人通过“四顾渺平野,孤撑见林丘”两句,以广阔的视野和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虎丘山在平野中的独特地位,仿佛是孤独的支撑者,矗立于林丘之间。
接着,“常疑涌地出,傥复海所浮”两句,运用想象与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虎丘山神秘起源的猜测,既可能是从地中涌出,也可能是漂浮于海上,充满了对自然奇观的敬畏与好奇。
“上有千人台,灵踪想前脩”则将视线转向山顶的千人台,暗示这里曾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场所,留下了许多传说与故事,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深刻的足迹。
“无情肯深义,顽石亦点头”一句,诗人以拟人的手法,赋予石头以情感,表达对虎丘山深厚文化底蕴的感慨,即便是看似无生命的石头,似乎也能理解并认同这里的文化意义。
“下有百尺渊,神光干斗牛”描述了山下的深渊,以及深渊中蕴含的神秘力量,仿佛能与天上的星辰相呼应,进一步增强了虎丘山的神秘色彩。
“阴崖不见日,草木皆先秋”则通过环境描写,突出了虎丘山的独特气候特征,即使在阳光充足的季节里,山的阴面也难以见到阳光,草木似乎提前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最后,“两晋多达士,东亭抑其流。结庐远车马,寄此山之幽。一朝施白足,弃去如毛輶。矧伊桑下宿,肯作贾胡留”几句,诗人回顾了虎丘山的历史,提到了两晋时期众多高士在此隐居,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其中“一朝施白足,弃去如毛輶”形象地描绘了某位高士的隐逸生活,如同轻盈的羽毛般自由,最终选择离开尘世,回归自然。最后一句“矧伊桑下宿,肯作贾胡留”,则表达了对那些愿意在山中栖息,远离世俗纷扰的人的敬仰之情,强调了对自然与内心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虎丘山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底蕴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理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