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发声(fā shēng)的意思:发出声音,表达自己的意见或观点。
嘉辰(jiā chén)的意思:美好的时光或时刻
礼乐(lǐ yuè)的意思:礼乐是指传统的礼仪和音乐。它代表了古代中国人重视礼仪和音乐的文化传统。
明两(míng liǎng)的意思:指明显的差别或对比。
三锡(sān xī)的意思:指人们在举行庆典、祭祀等重大活动时所使用的三个锡器。
声明(shēng míng)的意思:正式宣布或公开表明某种立场、观点或意图。
太山(tài shān)的意思:指形容人或事物的声势浩大、威力巨大,不可轻视。
锡胤(xī yìn)的意思:指为人慷慨解囊,乐善好施。
伊水(yī shuǐ)的意思:指古代中国湖北省的伊水,用来比喻清澈明亮的水流。
宗祧(zōng tiāo)的意思:指家族的血脉延续,后来也用来比喻事物的传承。
- 翻译
- 通达三界的恩泽绵延,光明倍增继承辉煌。泰山一般显赫威望,伊水边仿佛传来笙簧之音。
宗庙寄托着先祖神灵,礼仪与音乐共显昌盛。美好的日子献上祭品,以此发扬家族的名声。
- 注释
- 通三:指遍及天上、人间、地下三界。
锡胤:赐予后代福泽。
明两:加倍的光明,比喻德行昭著。
承英:继承英明的传统或功业。
太山:即泰山,常喻为稳固、崇高的地位。
比赫:如同太阳般显赫,形容声名远播。
伊水:河流名,此指代清雅之地。
闻笙:听到笙的乐音,象征和谐美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充满了古典的庄重与神圣气息。"通三锡胤,明两承英"一句中,“通三”、“锡胤”可能指代特定的礼仪或祖先,而“明两承英”则表达了对前人的敬仰和继承。"太山比赫,伊水闻笙",这里的“太山”象征着伟大与崇高,与“伊水”的自然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宗祧是寄,礼乐其亨"一句中,“宗祧”指的是宗族的祖庙或祭祀之所,“是寄”表明了诗人对这场祭祀的重视和期待。"礼乐其亨"则展示了仪式上的庄重与和谐,"亨"字在这里可能意味着一种美好的、顺利进行的状态。
最后两句“嘉辰荐俎,以发声明”进一步强调了祭祀的重要性与隆重程度。"嘉辰"指的是吉祥的时刻,而“荐俎”则是祭祀中供奉食品或其他祭品的行为。"以发声明"可能意味着通过这种庄严的仪式来表达对神灵或祖先的崇敬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宗族礼仪和祭祀活动的描述,展现了古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他们在重大场合所表现出的敬畏之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白湛囦
老穷蛰一室,独与圣贤对。
祢刺倏在前,喜有佳士至。
此客可曾有,良觌今爱遂。
夫岂燥湿同,未易折柬致。
乡邻道不谋,咫尺楚越异。
张范志苟合,千里盟弗背。
蟠木何假容,猗兰盖仝味。
吟咏浩篇章,口诵卷压几。
湛然珠在渊,晨夜光明媚。
谱接唐人传,句与唐人俪。
满贮风月襟,迥绝烟火气。
笔下戏群鸿,尤跨虞薛辈。
乐哉得新匀,风期从此契。
张鼓於越门,聊为岁月记。
舟回自霅至黄桥负大作复反朱泾泊舟
芒鞋遍踏苕溪冈,昌翔归棹穿沧浪。
吾庐咫尺自可到,飞廉怒吼俄作狂。
涛头掀舞势欲立,纷纷雨霰来何滂。
河伯怙此贾其勇,杯水几至倾仓皇。
急呼转柂依古刹,道场千载扬灵光。
我今七十仅三到,更觉古桧苍髯长。
应为船子笑寂寂,老无闻达徒奔忙。
明朝风静日欲杲,载换衡宇升吾堂。
波涛盖有起平地,覆车未必非康庄。
人生夷险与利钝,惟有委顺於旻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