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哀 陈 璹 宋 /刘 克 庄 满 怀 干 世 策 ,自 请 戌 边 城 。不 得 兵 书 力 ,翻 成 礼 部 名 。妓 方 调 锦 瑟 ,客 已 吊 丹 旌 。都 下 人 来 说 ,还 因 喜 丧 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城(biān chéng)的意思:指边远的城市或地区,也可以指边境地区。
兵书(bīng shū)的意思:兵书是指关于军事战略和战术的书籍,也可泛指有关兵法的知识。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成礼(chéng lǐ)的意思:指按照规定的仪式进行礼仪行为,也指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仪式性的事情。
丹旌(dān jīng)的意思:红色的旗帜,指军队中的战旗或指挥旗帜。
都下(dū xià)的意思:都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表示所有的人都向下看,形容众人对某个人或某种事物的鄙视、不屑、轻视。
干世(gàn shì)的意思:指在世间活动、工作,与社会相互交往。
锦瑟(jǐn sè)的意思:形容音乐声音美妙动听。
礼部(lǐ bù)的意思:礼部指的是古代中国官方机构中负责礼仪事务的部门,也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注重礼仪、讲究礼节。
满怀(mǎn huái)的意思:心中充满某种情感或思想。
丧生(sàng shēng)的意思:指人死亡或失去生命。
戍边(shù biān)的意思:指军队驻守在边防地区,守卫边境。
下人(xià rén)的意思:指低下的身份、地位或职位。
- 注释
- 满怀:充满。
干世策:治理天下的策略。
自请:主动请求。
戍边城:守卫边疆城池。
不得:未能。
兵书:兵法。
力:力量。
翻成:反而成为。
礼部名:礼部的名声。
妓:歌妓。
调:弹奏。
锦瑟:华丽的瑟琴。
客:我。
吊丹旌:吊唁亡者(古代丧事中使用的红色旗帜)。
都下:京城。
人来说:有人来告知。
喜丧生:喜庆和哀伤交织的事件。
- 翻译
- 心中充满治理天下的策略,主动请求守卫边疆城池。
未能凭借兵法之力建功立业,反而在礼部获得了名声。
歌妓正在弹奏华丽的锦瑟,而我已成为亡者的吊唁者。
京城的人们前来告知,这消息竟是因喜庆和哀伤交织而来。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哀陈璹》。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故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怀念之情的诗。我们可以逐行进行分析。
“满怀干世策”,这里的“满怀”指的是心中充满了,"干世策"则是比喻手中的计谋或策略,这里暗示着主人公陈璹胸有成竹,但又不得施展其抱负和才华。
接着,“自请戍边城”,表明陈璹主动请求到边疆的城池去戍守。"不得兵书力"一句,说明尽管他对军事战略有所研究和掌握,但这些知识并未得到施展的机会。而“翻成礼部名”则意味着他的才能最终被归类于文职之中,如同被束缚在繁文缛节之中。
"妓方调锦瑟,客已吊丹旌" 这两句描绘了边塞的萧瑟景象和陈璹的心境。"妓方调锦瑟"是说歌女正在调弄着锦瑟,这里的“锦瑟”既可以理解为乐器,也暗示着边塞生活中的艰苦与凄凉。而“客已吊丹旌”,则意味着远行的旅人已经挂起了标志性的帐幕,陈璹也许正是这类孤独而又有思想的旅者。
最后,“都下人来说,仍因喜丧生”表达了人们对于陈璹命运的议论,他们认为他的结局与其一生的努力和才能不符,这种悲剧性的命运反差让人唏嘘。
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命运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才华未被发挥、英年早逝的深切同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士大夫阶层中的人才遭遇不幸的无奈和悲哀。在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目中,这种命运往往与时代的沉浮紧密相连,体现了个人与社会、历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黄词怀黄尚斌先生
洞黄何逶迤,远在天台间。
壁立千芙蓉,四顾相回环。
缅思洞中人,一去何当还。
平生读书处,松桧不改颜。
儿孙日以长,济济通朝班。
孰识岩栖翁,高名配兹山。
我歌洞黄词,怅望春阑珊。
生刍杳莫致,浙水东潺潺。
送苏安道赴祝冬官惟贞馆
江程何悠悠,汎汎江上舟。
载彼图与书,言往海上游。
东海有君子,孝友天德优。
好爵弗久縻,屺岵重远游。
归来寿春酒,酒影照白头。
怡怡家庭间,和气闻远州。
之子固欣从,芝兰味相投。
匪特自假益,尚应童蒙求。
春风动花柳,弦诵溪堂幽。
可睇不可即,含情渺长洲。
汎月辞
川之迥兮澹无风,月初出兮露横空。
汎楼船兮川上弄,明月兮川中鼓兰。
桨兮扬彼素波光,出没兮复见星河。
清歌激兮觞屡进,夜未央兮欢乐多。
欢乐多兮百忧释,百忧释兮除疢疾。
除疢疾兮安吾亲,忘岁年兮游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