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杨尚絅杨名甫毛贞甫陆全卿四进士归省·其二名甫》
《送杨尚絅杨名甫毛贞甫陆全卿四进士归省·其二名甫》全文
明 / 王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南宫笔势翩翩,固也平生意岂然。

不伐子甘为孟后,虚名吾自愧卢前

杏花燕市春随马,枫叶钱塘夜泊船。

旧日和凝今老矣,登庸衣钵尚须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笔势(bǐ shì)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时所运用的笔画技巧和动作。

不伐(bù fá)的意思:不夸奖、不夸耀、不吹嘘

登庸(dēng yōng)的意思:指君主登上王位,成为国家的统治者。

枫叶(fēng yè)的意思:比喻人或事物离别或变化的迹象。

旧日(jiù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事

卢前(lú qián)的意思:卢前指的是卢横和卢俊义,他们是《水浒传》中的两个英雄人物。卢前的含义是指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先行出来,引领他人前进。

南宫(nán gōng)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行为举止高贵、庄重,也指人的品格高尚、光明正大。

翩翩(piān p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飞舞的样子。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生意(shēng yì)的意思:指商业活动、经营事务。

虚名(xū míng)的意思:指空有名声而无实际才能或成就。

燕市(yān shì)的意思:燕市是一个指燕京的市集,比喻繁华热闹的场所或繁忙的市场。

衣钵(yī bō)的意思:指传授衣钵,传承衣钵。比喻接受前辈的指导和传统的学问。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名为《送杨尚絅杨名甫毛贞甫陆全卿四进士归省(其二)名甫》。诗中以“南宫笔势”开篇,巧妙地将送别之意融入对友人才华与志向的赞美之中。诗人通过对比自身与他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不伐子甘为孟后,虚名吾自愧卢前。”这两句诗运用了典故,借以表达诗人对于友情的真诚与谦逊的态度。其中,“不伐子”与“甘为孟后”分别引用了古代故事,意在强调友情中的相互尊重与无私奉献。“虚名吾自愧卢前”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名声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成就的欣赏与自豪。

接下来,“杏花燕市春随马,枫叶钱塘夜泊船。”这两句描绘了友人归省途中的景象,以自然景色衬托出离别的氛围。杏花盛开的燕市与枫叶飘落的钱塘江畔,既展现了季节更替之美,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最后,“旧日和凝今老矣,登庸衣钵尚须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祝福与期待。和凝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此处借以比喻友人有望在仕途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诗人也寄望于友人能够传承前辈的智慧与经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友情、人生价值以及传承文化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鏊

王鏊
朝代:明   字:济之   号:守溪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450—1524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猜你喜欢

武英殿应制

琼阶玉殿迥无尘,天子临轩策小臣。

绛蜡珠帘光照曙,紫驼银瓮色浮春。

扶摇九万飞腾异,礼乐三千制作新。

草野书生何以报,愿随丹禁捧丝纶。

(0)

玉楼春

红摧绿剉风光好。满眼相思归不早。

兰尊旧事尽销魂,魂销耐可修诗稿。

矮笺细字难全晓。蓬鬓星星看欲老。

凤箫香锁画楼深,竟地芳尘谁为扫。

(0)

入栎山写呈无极老禅

干戈扰扰客难禁,避地来依碧嶂深。

乱里独惊浮世事,难中多见故人心。

千章古木群峰合,一径长松十里阴。

更欲移茅入重崦,白云无路可追寻。

(0)

洛妃图

美人赠我双明珰,何以报之云锦裳。

望断綵云招不得,临池为写十三行。

(0)

月中桂子

广寒宫殿重重开,天妃舞镜登瑶台。

婆娑飞轮上裴回,玉龙吐涎云外来。

灵鹫峰高天不老,琅玕无光琪树小。

赤城洞口如飞沙,碧桃藏春不敢花。

直疑仙人紫霞会,灵风吹堕真珠佩。

猿童蹋云扫空阶,天鸡惊起双喈喈,綵鸾珑珑呼不回。

(0)

古谣·其一

一东一西天上星,一聚一散水中萍。

一来一去道傍人,一颠一倒花下巾。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