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沙(biān shā)的意思:指边境地区的沙漠
动地(dòng dì)的意思:形容某种情感或行为非常激烈,使人感到震动、动容。
彀骑(gòu qí)的意思:指仅有一匹马的骑兵,形容兵力单薄。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军声(jūn shēng)的意思:军队行进时的声音,也指军队的威严和气势。
良家(liáng jiā)的意思:指家庭和睦、家风良好、家境富足的家庭。
鸣笳(míng jiā)的意思:指战争爆发时,鸣笳声响彻云霄,表示战斗开始。
七校(qī xiào)的意思:指七所学校,意为一群学校或学院。
秋霜(qiū shuāng)的意思:指秋天的霜冻,比喻残酷的斗争或严酷的考验。
塞上(sāi shàng)的意思:指北方边塞地区或沙漠地带。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扫边(sǎo biān)的意思:清除边缘的杂物或问题
校选(xiào xuǎn)的意思:校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校指校正、审核,选指挑选、选择。校选的基本含义是经过仔细审核和精心挑选。
晓月(xiǎo yuè)的意思:晓月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明亮的月光。它常用来比喻清澈明亮的心灵或高尚的品质。
选良(xuǎn liáng)的意思:挑选优秀的人才或物品。
月分(yuè fēn)的意思:指时间的月份或月初、月中、月末等时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壮阔场景与将士们的英勇精神。首句“塞上发鸣笳,军声动地哗”以“鸣笳”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边塞战场上的号角声声,军令如雷,震撼天地,营造出紧张激烈的氛围。接着,“三秋徵彀骑,七校选良家”两句,通过“三秋”和“七校”的描述,既点明了时间与组织规模,也暗示了征兵的严格与选拔的精锐,体现了军队的强大与准备的充分。
“晓月分弓影,秋霜吐剑花”则将画面转向夜晚与清晨,月光下弓箭的影子被清晰地分割,霜冻中剑刃的光芒显得格外耀眼,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战场的静谧与肃杀,也象征着战士们在暗夜中坚守与准备,随时待命出击。最后,“主恩何以报,急为扫边沙”表达了将士们对君主的忠诚与报答之心,以及他们决心迅速平定边境之乱的决心,展现了他们崇高的使命感和牺牲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边塞战争的激烈与将士们的英勇,同时也传达了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之情,是明代边塞诗中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喜迁莺·其五端午泛湖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
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
归棹晚,载荷花十里,一钩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