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以立谈间,可折万里冲。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陈言(chén yán)的意思:指陈述的言论或意见已经老旧过时,不再适用或有价值。
雕虫(diāo chóng)的意思:形容过分追求琐细小事,而忽略大局。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立谈(lì tán)的意思:指立即能够展开对话或辩论的能力,也指能够立即谈论某个问题或主题。
毛锥(máo zhuī)的意思:指极小、极细的东西。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勇爵(yǒng jué)的意思:指勇猛的将军或勇敢的人。
争雄(zhēng xióng)的意思:争夺权力或地位,力争成为最强者
锥子(zhuī zǐ)的意思:指尖尖的东西,也比喻尖锐的批评或警告。
毛锥子(máo zhuī zǐ)的意思:形容事物极其细小或微不足道。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觌所作的《送王循道赴省试四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对文人追求功名的讽刺与批判。
首句“殖绰拜勇爵,儒冠堪溺中”以“殖绰”(即“殖”字的误写,原意为“繁殖”,此处借指文人)与“勇爵”相对比,前者比喻文人通过勤奋努力获得功名,后者则象征武将凭借勇猛获得爵位。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文人通过读书求取功名的肯定态度。然而,“儒冠堪溺中”一句则暗含讽刺,意指文人过于沉浸于功名的追求中,可能会迷失自我,如同溺水一般难以自拔。
接着,“可怜毛锥子,譊譊尚争雄”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文人追求功名的讽刺。毛锥子在这里指代笔,即书写工具,形象地描绘了文人们在纸笔之间争斗,追求功名的情景。而“譊譊”一词形容了他们争斗时的喧嚣声,生动地展现了文人间激烈的竞争状态。
后两句“夫君口击赋,陈言贱雕虫。行以立谈间,可折万里冲”则转向了对文人写作技巧的评价。诗人赞扬了友人王循道能够“口击赋”,即能即兴创作出优秀的文章,强调了文人的才华和创造力。同时,诗人也对当时文坛上流行的雕琢辞藻、追求华丽辞藻的风气提出了批评,认为这些不过是雕虫小技,不值得过分推崇。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文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见解,就能在短时间内影响深远,甚至可以改变千里之外的事物,体现了诗人对文人力量的高度认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人追求功名和写作技巧的讽刺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同时也表达了对文人精神价值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杏花翠羽
物色春来多入画,赵昌片幅落吾家。
翠禽欲起还休去,可是多情为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