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蚕织(cán zhī)的意思:比喻勤劳勤奋,辛勤努力。
长桑(cháng sāng)的意思:指人长时间居住在同一个地方,对周围环境非常熟悉。
怊怅(chāo ch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郁闷、烦恼或失落。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帝羓(dì bā)的意思:帝王的羊,比喻统治者的威严和威力。
粉堞(fěn dié)的意思:形容建筑物坚固、雄伟。
胡儿(hú ér)的意思:形容人行动放纵,不拘束。
几多(jǐ duō)的意思:表示数量多少不确定,不具体的意思。
精甲(jīng jiá)的意思:指精巧的甲胄,比喻严密的防备或坚固的装备。
两淮(liǎng huái)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事物相互交错、混合。
士家(shì jiā)的意思:士家指的是士人家庭,也可以泛指有文化修养的人家。
芜城(wú chéng)的意思:指草木繁茂、城市繁华的景象。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战士(zhàn shì)的意思:指参加战争并勇敢作战的人,也泛指为了某种事业而奋斗的人。
- 翻译
- 无数英勇的士兵埋骨黄沙,远方传来战死者家人的哀泣。
瓜洲渡口月光下只剩残破的城墙,荒芜的扬州城只有乌鸦在黄昏中飞翔。
仿佛听到汉使讲述汉朝将领被烹的惨剧,还好胡儿没有分割帝王的肉干。
令人惆怅的是,两淮地区曾经的丝绸之地,春风不再催生桑叶生长。
- 注释
- 精甲:精锐的铠甲。
黄沙:战场上的尘沙。
瓜渡:瓜洲渡口,地名。
粉堞:破损的城墙。
芜城:指扬州,因荒芜而得名。
怊怅:惆怅、悲伤。
蚕织地:丝绸产地。
桑芽:桑树的嫩芽,象征着丝织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带来的荒凉与哀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历史事件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乱中的悲惨现实和失去繁荣时代的深切感慨。
"几多精甲没黄沙"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强调战争中士兵的牺牲和无尽的战斗。"野哭遥怜战士家"则从情感上揭示了对远方战士家庭的同情与悲悯。
"瓜渡月明空粉堞"描绘了一种荒凉孤寂的夜景,"芜城烟断只昏鸦"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萧瑟之感。这里的“瓜渡”、“芜城”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地方,被用来指代战乱后的废墟。
"似闻汉使攽王醢"和"尚喜胡儿剖帝羓"两句,通过对古代战争故事的引用,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无奈与愤懑。
最后,"怊怅两淮蚕织地"和"春风不复长桑芽"则是诗人的个人情感流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繁华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的哀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对于历史变迁、战争灾难的深切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通鉴纪事本末.宋孝宗之立
绍兴坠大纲,无嗣昭天理。
封瑗慰众情,奖誉太溢美。
承欢德寿宫,尊养极隆轨。
定省虽弗违,侍亲小节耳。
既承社稷艰,当思振国纪。
仍怀偏安图,蒙业益委靡。
河北久陆沈,未能尺寸徙。
继统固本根,达孝原在此。
弹汗行
路经弹汗州,因作《弹汗行》。
自昔蒙古长,原有汗之称。
长城以北东西亘,各据部落雄相争。
文皇欲弹压若辈,边州因以此额泐岩城。
而何四夷君长上尊号,既笑却之,后乃赐书四夷遂用可汗名。
《弹汗行》,漫言唐事试言我皇清。
四十九旗为旧属,久去汗号,惟以王公带砺百世荣。
四喀尔喀实后附,仍其汗号乃我皇祖沛恩宏。
朕虽不德定准部,亦存其汗号都尔伯特,至今世录其孙曾。
其余自作孽,覆祀非我黩武逞佳兵。
最后土尔扈特自归顺,仍其汗号无庸更。
《弹汗行》,何须弹压惟廑怀柔情。
各部人觐循兹以入京,亿万斯年,受恩保土与国享升平。
《弹汗行》【清·弘历】路经弹汗州,因作《弹汗行》。自昔蒙古长,原有汗之称。长城以北东西亘,各据部落雄相争。文皇欲弹压若辈,边州因以此额泐岩城。而何四夷君长上尊号,既笑却之,后乃赐书四夷遂用可汗名。《弹汗行》,漫言唐事试言我皇清。四十九旗为旧属,久去汗号,惟以王公带砺百世荣。四喀尔喀实后附,仍其汗号乃我皇祖沛恩宏。朕虽不德定准部,亦存其汗号都尔伯特,至今世录其孙曾。其余自作孽,覆祀非我黩武逞佳兵。最后土尔扈特自归顺,仍其汗号无庸更。《弹汗行》,何须弹压惟廑怀柔情。各部人觐循兹以入京,亿万斯年,受恩保土与国享升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4967c6a0394a5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