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赀(bù zī)的意思:指人品质低下,无法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器重。
柴门(zhài mén)的意思:指贫苦人家的门户。比喻贫困、卑微的家庭。
儿孙(ér sūn)的意思:指子孙后代,也比喻后代子孙。
翻盆(fān pén)的意思:形容事物被倒扣或倾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人受到了极大的打击或失败。
佛幡(fó fān)的意思:指佛教寺庙中挂在佛像前方的幡幢,也用来比喻威严庄重、气势磅礴的场面。
果树(guǒ shù)的意思:指果实累累的树木,比喻丰富的收获或成果。
花朵(huā duǒ)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课儿(kè ér)的意思:指事情或工作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老健(lǎo jiàn)的意思:指人年纪虽然老,但身体健康,精力充沛。
翩翩(piān p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飞舞的样子。
说有(shuō yǒu)的意思:指以言辞来控诉或指责某人,表达对其行为或言论的不满或不认同。
啼血(tí xuè)的意思:形容痛苦或悲伤到极点,以至于流泪如血。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学佛(xué fó)的意思:
(1).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 唐 方干 《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 唐 黄滔 《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 五代 徐夤 《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 宋 李觏 《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
(2).指信仰或研究佛教。 唐 郑愚 《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 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有年(yǒu nián)的意思:有很多年的经验或历史。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孟夏时节雨后的田园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韵味。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南堂瓦上的声响,以及果树初栽的回忆,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
“南堂瓦响雨翻盆”,开篇即以生动的场景引入,雨滴敲打在瓦片上,发出清脆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为读者营造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果树初栽忆尔园”,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栽种的果园,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与感慨。
“农说有年新月下”,农民们在月光下谈论着丰收的前景,预示着一年的好收成即将来临,充满了希望与喜悦。“尊开无事旧柴门”,诗人通过描述打开旧柴门的情景,展现了生活中的闲适与自在,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
“鹃花朵朵皴啼血,莲叶翩翩学佛幡”,这两句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鹃花的花瓣如同鲜血般鲜红,象征着生命的热烈与坚韧;莲叶则轻盈地随风摇曳,仿佛佛幡一般,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此乐不赀供老健,爱忙时一课儿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和谐与亲情的珍视。在忙碌之余,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这种幸福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诗人通过这句诗,传达了对家庭温暖与亲情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后田园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点滴的深情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家庭和社会的深刻感悟,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活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从军行
惜哉征夫子,忧恨良独多。
浮天出鳀海,束马渡交河。
雪萦九折嶝,风卷万里波。
维舟无夕岛,秣骥乏平莎。
凌涛富惊沫,援木阙垂萝。
江飔鸣叠屿,流云照层阿。
玄埃晦朔马,白日照吴戈。
寝兴动征怨,寤寐起还歌。
晨装岂辍警,夕垒讵淹和。
苦哉远征人,悲矣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