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陈季衍父子二绝·其二》
《寄陈季衍父子二绝·其二》全文
宋 / 许景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郊原草木枯荄,重雾阴云扫不开。

骑马拥袍何处好,梅花门探春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花门(huā mén)的意思:指妻子的家庭,也泛指妻子的家属。

郊原(jiāo yuán)的意思:指郊外的原野,比喻远离尘嚣,环境幽静。

枯荄(kū gāi)的意思:指干瘪、枯槁无生气的草木,比喻人的精神或才能衰退、失去生机。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骑马(qí mǎ)的意思:骑在马上去寻找马。比喻明明眼前就有的事物,却还要去找。

探春(tàn chūn)的意思:指探访春天景色,也用来比喻探寻美好的事物或追求幸福的愿望。

阴云(yīn yún)的意思:指不祥的预兆或困境即将到来的迹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郊外的景象,通过枯萎的草木和厚重的雾气,营造出一种寒冷而沉寂的氛围。然而,诗人并未让画面停留在凄凉之中,而是巧妙地引入了梅花这一意象,以“探春来”为结尾,赋予了整个场景以生机与希望。

首句“郊原草木尽枯荄”,直接点明了季节特征——冬季,草木凋零,一片荒凉。接着,“重雾阴云扫不开”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压抑与封闭感,仿佛连自然界的光线都被遮蔽,世界陷入了一种难以穿透的昏暗之中。

然而,转折点出现在“骑马拥袍何处好,梅花门外探春来”。诗人似乎在寻找一处避风港,或是心灵的慰藉之所。在这片看似无望的冬日景色中,他发现了梅花,这不仅是自然界的一抹亮色,更是精神上的寄托。梅花的开放,象征着春天即将来临,带来了新的生机与希望。这种由衰转盛、由暗转明的变化,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自然变化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冬日的萧瑟与春日的生机巧妙结合,既表现了自然界的更迭,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展现出一种从绝望到希望的积极态度。

作者介绍
许景衡

许景衡
朝代:宋

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人称横塘先生,温州瑞安白门人。生平奉公廉洁,刚直不阿,嫉恶如仇,忧国忧民,这些崇高节行一直为后人所赞赏,早在明末清初就被乡人尊崇为“瑞安四贤”之一。许景衡不仅是一代名臣和杰出的政治家,而且还是个学识渊博、精通古今的学者和诗人,是温州“元丰太学九先生”之一。著作有《横塘集》、《横山阁》、《池上》等。
猜你喜欢

塞下曲

十月祈连三尺雪,孤军万里防边敌。

鼓钲不动马停嘶,北风吹冻衣裳裂。

元戎怒奋黄金戈,夜移苦战临交河。

海云漠漠关月黑,道傍死骨何其多,主恩未报将奈何。

(0)

送武昌太守王德芳入觐

今代论多士,如公复几人。

风姿珠树皎,文采凤毛新。

礼乐名家子,衣冠上国宾。

抚绥民若子,发擿吏如神。

案牍从今简,闾阎复古淳。

儒宫储万卷,市肆集千缗。

黍稌村村雨,桑麻处处春。

贤声清有迹,善政美无伦。

客愿依刘表,人思借寇恂。

歌谣登郡乘,论议动朝绅。

远过龙河上,终归凤沼滨。

天颜恒眷顾,国政每咨询。

何幸遭逢盛,应知属望频。

行当调鼎鼐,特为展经纶。

(0)

从军行

大风西北起,江汉云飞扬。

相知拓南土,展此万里疆。

飘飘赤羽旗,矫如飞龙翔。

前军屯细柳,六师后张皇。

被服华衮裘,杂以明月珰。

金相玉其体,文彩自成章。

桓桓虎贲士,左右罗干将。

良马亦既闲,翩翩骊与黄。

彤弓卢矢倍,受言宜允臧。

一举清吴越,再欣汉道昌。

恩泽沛若霖,闽海俱怀康。

讴歌颂明德,乐矣华山阳。

(0)

苍梧夜坐

天阔苍梧夜,江清碧草春。

残花宜对酒,明月暂随人。

白雪知音少,青山入梦频。

还乡恐未遂,鱼鸟漫相亲。

(0)

题画猫

绣茵睡起饱溪鲜,半卧闲庭日静前。

忆在牡丹花下见,双睛一线午晴天。

(0)

满庭芳.清明

积雨沉春,昏烟酣昼,不知还又清明。

榆钱柳絮,飞逐斗轻盈?

芳径莓苔渐满,青蘋与、白芷俱生。

疏篱畔,海棠间竹,有个鹁鸠鸣。

宽心,应是酒,酒冲愁阵,彊似奇兵。

爱星星白发,知我生平。

底用登楼看镜,误身世、只是虚名。

空凝伫,落花如雪,云雾琐高城。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