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兵 部 尚 书 陈 公 出 镇 交 阯 明 /曾 棨 南 交 奏 凯 正 论 功 ,司 马 新 承 宠 眷 隆 。三 受 虎 符 参 阃 外 ,两 持 龙 节 镇 蛮 中 。萧 何 经 国 频 供 饷 ,裴 度 临 边 暂 总 戎 。已 喜 夷 人 归 版 籍 ,伏 波 铜 柱 谩 争 雄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版籍(bǎn jí)的意思:指官员的名册或档案,也用来形容人才被困在一个局限的环境中,无法施展才华。
承宠(chéng chǒng)的意思:接受宠爱或荣耀。
宠眷(chǒng juàn)的意思:指对某人特别宠爱、关怀,对其表现出极大的溺爱和宠幸。
伏波(fú bō)的意思:指屈服于强者,低头认输。
供饷(gòng xiǎng)的意思:供饷是指为官员或公职人员提供饭食、膳食的意思。也可以泛指为某人提供食物或供养。
虎符(hǔ fú)的意思:虎符是指古代中国将军手中的一种象征军权的令牌。
节镇(jié zhèn)的意思:指节俭而守纪律,严守节制,克制欲望。
经国(jīng guó)的意思:指能够治理国家,使国家繁荣昌盛的才能和智慧。
阃外(kǔn wài)的意思:指在朝廷中失去权力、地位或被贬谪出京城。
龙节(lóng jié)的意思:指节日或庆典中隆重的活动或仪式。
论功(lùn gōng)的意思:根据功劳或成就来评价或分配待遇。
南交(nán jiāo)的意思:指南方的交通要道,也用来形容交通便利的地方。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铜柱(tóng zhù)的意思:比喻坚固不倒的支撑物或人。
萧何(xiāo hé)的意思:比喻人才被埋没或不得善终。
夷人(yí rén)的意思:指外国人或非本地人
争雄(zhēng xióng)的意思:争夺权力或地位,力争成为最强者
正论(zhèng lùn)的意思:
(1).谓正直地议论事情。《汉书·夏侯胜传》:“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进则切辞正论,攻过箴闕。”《秦併六国平话》卷中:“御史纠是察非,臺諫中书忠言正论。”
(2).正确合理的言论。 宋 叶适 《祭黄尚书文》:“公存匪石,终始根柢;常扶正论,独引大体。”《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你这个自是正论。然而我看他们化的钱,实在寃枉得可笑!” 茅盾 《杂感二题》:“这是客观的看法,也是适时的正论。”总戎(zǒng róng)的意思:总结、归纳、总体
奏凯(zòu kǎi)的意思:指战胜敌人,取得辉煌胜利。
- 鉴赏
这首明代曾棨的诗《送兵部尚书陈公出镇交阯》描绘了陈公在南疆取得胜利后接受重任的情景。首联“南交奏凯正论功”以凯旋的胜利为背景,赞美了陈公的功绩;“司马新承宠眷隆”则表达了朝廷对他的高度信任和厚爱。
颔联“三受虎符参阃外,两持龙节镇蛮中”通过“虎符”和“龙节”这两个象征权力的物象,展现了陈公频繁出征边疆,担任重要军事职务的形象,凸显了他的勇猛和智谋。
颈联“萧何经国频供饷,裴度临边暂总戎”借用了汉代名臣萧何和唐代名将裴度的典故,赞扬陈公如同萧何般善于治理国家,又能如裴度那样临危受命,统帅军队。
尾联“已喜夷人归版籍,伏波铜柱谩争雄”表达了诗人对于陈公成功安抚边疆,使得夷人归顺的欣慰,认为无需再像古代的伏波将军那样争夺边疆的霸权,暗含对和平与稳定的期许。
整首诗以赞颂陈公的功绩和才能为主,寓含了对边疆安宁的期盼,语言凝练,情感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