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光 风 霁 月 亭 宋 /吕 人 龙 江 边 回 首 见 峥 嵘 ,砥 柱 颓 波 气 象 狞 。三 面 好 山 俱 觌 面 ,一 泓 寒 绿 不 闻 声 。月 从 康 节 诗 边 吐 ,风 向 包 羲 易 里 生 。如 此 生 涯 天 未 老 ,更 须 著 脚 外 间 行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觌面(dí miàn)的意思:指面对面见面,形容两人近距离接触。
砥柱(dǐ zhù)的意思:砥柱指的是支撑柱子,比喻支持、坚定的力量或支持某个事物的人或事物。
风向(fēng xiàng)的意思:指风的方向,也比喻事物的变化或发展趋势。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气象(qì xiàng)的意思:形容景象多变,气候变化多样。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三面(sān mià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具备多个方面或角度。
生涯(shēng yá)的意思:人的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或事业。
颓波(tuí bō)的意思:形容事物衰败、没落、颓废不振。
外间(wài jiān)的意思:指在某个范围之外,与该范围内的人或事物相比较。
闻声(wén shēng)的意思:指听到声音或消息后,立即做出反应或行动。
羲易(xī yì)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很容易、很顺利。
一泓(yī hóng)的意思:指一汪水,形容水量丰富。
峥嵘(zhēng róng)的意思:形容山势高耸、气势雄伟的样子。
- 注释
- 峥嵘:形容山势险峻或事物奇特显眼。
砥柱:比喻坚定的支撑力量。
颓波:倾覆的波浪,象征动荡不安的局势。
觌面:面对面,直接看到。
寒绿:寒冷季节的绿色,形容池水清澈。
康节:邵康节,北宋哲学家,以诗闻名。
包羲:伏羲,古代传说中的圣人,易经的创始人。
生涯:生活,人生。
著脚:立足,驻足。
- 翻译
- 在江边回望,景象峥嵘,砥柱屹立在汹涌的波涛中,显得威猛。
四周的美景尽收眼底,一池碧绿的寒水静寂无声。
月亮仿佛从邵康节的诗篇中升起,清风似乎源于伏羲的《易经》智慧。
这样的生活虽然美好,但天道犹未终了,还需继续探索世间万象。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边风景画卷,开篇便以“江边回首见峥嵘”设定了一个静谧的自然环境。"砥柱颓波气象狞"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山石与波涛之间的动静对照,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眼中的景致。
接着“三面好山俱觌面,一泓寒绿不闻声”进一步描绘了山川之美和水泽之清,每一座山都显得那么雄伟,而那片湖水却是如此的宁静,连一点声音都不愿打破这份宁静。
诗人接着写到“月从康节诗边吐,风向包羲易里生”,这里借用了唐代文学家康节和北宋文学家包羲的名字,通过他们的诗文来形容这月光和微风,是在赞美这一刻的景色如同古人笔下所描绘的一般迷人。
最后,“如此生涯天未老,更须著脚外间行”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旅途的期待之情,尽管时光不老,但这美好的世界还有待探索。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精细的景物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寄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对于人生旅程的无限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光化储丈晨兴摘郡圃桃见惠每颗有重十三两者他州未尝见顷读邺中记勾鼻桃有重二觔者每窃笑之观此信不诬矣光化去京止六七百里且地脉肥沃疑承平时得种来植
金盘磊磈大如瓜,照乘骊珠未足誇。
大矣芳苞含美实,烂然红脸灿朝霞。
胭脂细擘浆流液,珠琲轻挥露带华。
一洗宿酲牙颊爽,瑶池如宴母仙家。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