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哭王础尘十首》中的第十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王础尘去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逝者遗愿的理解与尊重。
首句“才了先人土一抔”描绘了王础尘刚刚安葬了先人的场景,一抔土象征着简朴而庄重的丧葬仪式,流露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家族传统的尊重。
次句“便思终老向炎洲”则表达了王础尘生前的愿望,希望在去世后能够安息于炎洲,一个可能寓意着宁静、远离尘嚣的地方,体现了他对死后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骨肉即今还父母”一句,点明了王础尘已将自己的一片赤诚之心归还给父母,意味着他完成了作为子女的责任,对家庭有着深厚的情感寄托。
最后一句“衣冠长此葬罗浮”中,“衣冠”代表了王础尘的身份和尊严,他希望自己的衣冠能够长久地安葬在罗浮山,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向往,更蕴含着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逝者遗愿的尊重,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精神家园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观宜春侯旋师
瘴地收蛮后,烟江棹桨过。
旌旗皆绣虎,鼓角半吹螺。
圣化方无外,民心讵有讹。
马循归路熟,人比去时多。
喜气浮三峡,军声动九河。
遥知双阙下,齐进太平歌。
皂角滩
烟萝?毵树蒙松,夏绿更换春花红。
千山万山无所听,鹧鸪杜宇啼春风。
穹崖斓斑高百尺,快剑无痕镵翠碧。
宝气朝凝五色霞,丹光夜烛三分日。
我从章江出彭蠡,巴陵长沙洞庭尾。
看遍衡庐两岸山,行尽潇湘一江水。
轻舠短楫辞零陵,似与乱石争功能。
牛刀惯熟中肯綮,郢斧神捷回锋棱。
男儿性命固可惜,底事矜夸向群石。
鸥边短草一枝筇,牛背斜阳数声笛。
陈仲美夏木图
董元夏木不复见,俗本纷纷何足观。
陈郎笔力能扛鼎,写此千章生昼寒。
阴森似有神灵会,偃蹇直作蛟螭蟠。
天鸡晓鸣清籁发,木客夜度云旂翻。
林下文人行杖藜,石根叶落失旧蹊。
孤童幞被向谁宿,山风萧萧日薄西。
商岩紫芝自可食,武陵桃花原易迷。
人间澒洞不可处,莫畏虎啸并猿啼。
杂诗十一首并序·其四
此邦非吾土,寄迹聊在兹。
旅食何所营,亦复假耘耔。
玄夏苦霖潦,良苗奄离披。
至今畎浍间,余波渺相围。
行恐春泽盛,耕垦失其时。
共虞斯人难,岂独念吾私。
先师有遗言,耕也有时饥。
且当竭所务,天道非我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