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题灵岩寺》
《留题灵岩寺》全文
宋 / 杜尧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更深(gēng shēn)的意思:更加深入或更加深厚。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冠古(guān gǔ)的意思:指超越古人的才能和成就。

精蓝(jīng lán)的意思:形容色彩鲜明、清澈透亮。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萍梗(píng gě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不重要,像浮萍一样漂泊无定。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山影(shān yǐng)的意思:指山的倒影,比喻事物的形象、影响。

四绝(sì jué)的意思:指四种在某个领域中独一无二且无与伦比的绝世人物或事物。

踪迹(zōng jì)的意思:指追踪的痕迹或线索。

翻译
这首诗赞美了精蓝(可能指寺庙)的非凡成就,超越了时空的界限。
在重重山峦的阴影中,寻找这座寺庙就像大海捞针般困难。
注释
四绝:极高的成就或独一无二。
精蓝:寺庙名或指代佛教建筑。
古今:古今中外。
千山:众多的山峰。
踪迹:行踪、足迹。
如萍梗:像浮萍和草梗,比喻漂泊不定。
登临:登山游览。
恨更深:遗憾更加深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杜尧臣的作品,名为《留题灵岩寺》。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四绝精蓝冠古今"一句,表达了灵岩寺之美在历史长河中无与伦比,是古今中最为杰出的之一。这里的“四绝”指的是诗歌、书法、音乐和丹青(绘画),而“精蓝冠古今”则是说这座寺庙在这些艺术领域中的表现达到了极致,足以代表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千山影里寺难寻"一句,则描绘了灵岩寺所处的位置,它仿佛隐藏在层叠的千山之中,让人难以找到。这里的“千山”形容环境之险峻,寺庙之隐秘,而“影里寺难寻”则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与世隔绝的意境。

"年来踪迹如萍梗"一句,诗人用“萍梗”来比喻自己行踪无定,不断漂泊,就像水生植物随波逐流。这里通过“年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游历经历。

最后,“不得登临恨更深”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亲临寺庙之地的遗憾与深切的哀伤。在这句话里,“不得登临”说明了诗人虽然渴望到达,却无法实现,而“恨更深”则是这种渴望和失落交织出的复杂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灵岩寺的绝美,也反映出了诗人内心世界中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面对未能达成愿望时的深沉哀愁。

作者介绍

杜尧臣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嘉树郁婆娑,灯光月色和。

春江流粉气,夜水湿裙罗。

(0)

秋夜

园亭堪避暑,栖息忽经旬。

雨挟秋风至,凉生夜气新。

絺衾犹恋枕,蟋蟀渐依人。

容易悲摇落,天涯旧逐臣。

(0)

除夕感怀

酒冷香销梦不成,逼人殊觉岁峥嵘。

老如旧历浑无用,醉恋残灯亦暂明。

雪霰已应随腊尽,梅花宁复与春争。

向来筋力虚名尽,白发无愁也自生。

(0)

登岳麓山呈笠云长老

欲觅三乘法,来参一指禅。

人天开觉路,衣钵得真传。

水到源头活,山从雨后妍。

拈花曾示我,微笑證前缘。

(0)

浣溪沙

漫作年时别泪看,西窗蜡炬尚汍澜。

不堪重梦十年间。

斗柄又垂天直北,官书坐会岁将阑。

更无人解忆长安。

(0)

科尔沁固伦和敬公主额驸达尔汉亲王色布腾巴尔珠尔侍宴因成是什

世笃姻盟拟晋秦,宫中教养喜成人。

诗书大义能明要,妫汭丛祥遂降嫔。

此日真堪呼半子,当年欲笑议和亲。

同来侍宴承欢处,为忆前弦转鼻辛。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